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下一代互联网 > 前沿技术
内外IPv6网络发展现状

  从区域上看,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对 IPv6 的发展以研究和实验为主体,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则在 IPv6 的商用及业务开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起步晚于日本和韩国等国,但是中国互联网和通信市场的巨大空间和前景,都使中国有机会、有潜力成为未来 IPv6 产业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以下部分将扼要介绍 IPv6 在全球各主要区域与国家的发展状况。

  1.IPv6 在美国

  美国是 IPv4 的发源地,地址资源和商业应用占据了先天的优势,因此目前既没有地址短缺的忧虑,也不愿意改动花费亿万美金构建的 IPv4 商业网络体系,所以美国主要以 IPv6 研究、协调中心的面目出现。比较典型的 IPv6 网络有美国能源网络 6Bone , 6REN , Esnet 和 Intenet2 ( Ablene )等。

  1  6Bone

  6Bone 于 1996 年 8 月由 IETF 创建,是世界上成立最早,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全球范围的 IPv6 示范网。到 2002 年, 6Bone 的规模已经扩展到包括中国在内的 57 个国家和地区,连接了近千个结点,成为 IPv6 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的主要平台。

  2  6REN

  为了加速 IPv6 向实用化的方向迈进, 1998 年 12 月, IETF 的 Ipng 和 Ngtrans 工作组提出建立全球性的 IPv6 研究与教育网 6REN ( IPv6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twork Initiative )。 6REN 的主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 IPv6 分组传输服务,增加运营 IPv6 网络的经验,促进 IPv6 网络的部署以及测试早起的 IPv6 应用。
  在 6REN 不断发展期间,为了更好地支持 6REN 参与者之间地纯 IPv6 对等互连, Canarie 和 Esnet 在 1999 年初共同发起了一个称为 IPv6 交换的计划 —6TAP ,它以 StarTap 为依托,由 Esnet 提供路由服务和运营管理, Canarie 提供路由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建立了一个以 ATM 交换机为中心的 IPv6 洲际网络。

  2.IPv6 在欧洲

  欧洲的移动通信事业相当发达,因此它们在 IPv6 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方面更注重移动通信领域的扩展,采取的是“先移动,后固定”的基本战略,在第三代移动网中率先引入 IPv6 。

  1 欧洲 6INIT

  6INIT 项目开始于 2000 年 1 月,该项目由欧盟第 5 框架创建,其创建的目标是促进欧洲 IPv6 网的多媒体和安全服务。 6INIT 的外部 IPv6 网络通过 Telebit TBC2000 连接,内部的单播和组播路由在 FreeBSD3.5PC 路由器上实现,而主机采用了基于 Linux , Window2000 , Solaris8 和 FreeBSD3.5 的 IPv6 客户端。

  2 欧洲 6NET 和 Euro6IX

  2002 年 1 月,欧洲同时启动了两个为期 3 年的 IPv6 研究与实施计划: 6NET 和 Euro6IX 试验网。在 6NET 计划中,将至少有 11 个国家级的研究和教育网络在速率高达 2.5Gb/s 的链路上建立纯 IPv6 网络。在 Euro6IX 试验网计划中,欧洲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将携手建立一定数量的 IPv6 交换节点,以支持 IPv6 在欧洲范围内的快速引入, Euro6IX 项目由西班牙的 Telefonica 领导。

  3  欧洲 ANDROID

  该项目由英国电信领导,项目的目的是:验证在基于 IPv4/IPv6 的基础设施上提供可以管理的、易于扩展的,可以支持按需 IP 服务的网络结构。 ANDROID 网络使用了 RENATER , 6Bone 和 6NET 作为骨干网。

  4 法国 RENATER2

  RENATER2 是法国的 IPv6 科学网,骨干网使用 ATM 交换机连接,同时连接到 6Bone ,捷克研究网络 TEN-155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试验网。

  另外还有法国的 AIRS++ ,北约 INSC 试验网和 Geant ,欧洲第一个 IPv6 商用网 — 瑞典 Skanova 于 2001 年 11 月启动。

  3.IPv6 在日本

  日本虽然是互联网的后起国家,但由于电子设备和信息家电产业高度发达,对 IP 地址迫切需要,因此在 IPv6 研究和应用方面,步伐大、速度快,而且在 IPv6 商业化推广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2000 年 9 月,日本政府把 IPv6 技术的确立、普及与国际贡献作为政府的基本政策公布; 11 月将现有网络推进、过渡到 IPv6 网络作为“ IT 基本战略”中的重点政策“超高速网络建设和竞争政策”的具体目标。 2001 年 3 月,在中,明确设定在 2005 年完成互联网向 IPv6 的过渡,投巨资支持 IPv6 ,全面部署实施 IPv6 的网络环境,让所有家庭与光纤网连接,让所有家电产品都能上网,使日本的网络普及率提高到全球最高水平。

  日本政府为了发挥产学研组织的作用,早在 1988 年就成立了互联网及广域网的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组织 WIDE ,而且该组织正发展成一个国际性 IPv6 研究组织。 2001 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又成立了另一个产学研组织 —IPv6 普及及推进协会,旨在推动 IPv6 的产业化形成。日本政府还专款投入,重点支持了一些项目,包括下一代网络标准 IPv6 的制定,互联网信息家电的研究开发,建立日本千兆位网( JGN )等。

  在全球 IPv6 商用服务、产品及应用开发方面,日本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2001 年日本就已推出了纯 IPv6 实验业务,同年 NTT 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 IPv6 商用服务。其他各大运营商及 ISP 也纷纷搭建 IPv6 网络,目前,日本已经有 10 多家运营商及 ISP 提供 IPv6 商用服务。此外, WIDE 项目将在东京建立超过 20 个 ISP 直接互连在一起的试验性 IPv6IX 网( Internet Exchange ),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IPv6IX 之一。

  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研发和生产支持 IPv6 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
















  
  

相关文章:
  • IPv6机遇可能超过3G产业
  • 东北大学建成双万兆IPv6网络实验室
  • IPv6下的QoS体系
  • 下一代互联网开始发力 IPv6新经济呼之欲出
  • IPv6开始产业化进程
  • 内地IPv6资源少于台湾 发展国家面临不公平
  • 对IP技术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 IPv6新趋势 各大高校应用逐渐兴起
  • IPv6的视频监控特点和发展趋势
  • 构建国际标准IPv6网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