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下一代互联网 > 前沿技术
IPv6:先行的万兆体验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户的网络需求也不断增加,应用特点也在不断变化。

  贴近IPv6前沿、开拓万兆带宽的应用已逐渐在一些先行实验网上稳步前行。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 )是科技部批准建设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得到了上至国家部委、下到地方省市的大力支持。

  锐捷网络也积极参与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科研网络建设。目前,IPv6网络已正式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网络整体结构

  整体网络采用三层架构,分为普通办公区、重点科研部门两大部分。普通办公区采用Cisco 6509交换机作单核心;采用锐捷RG-S3550-24/RG-S3550-12G千兆三层交换机作汇聚骨干,上联Cisco 6509;采用锐捷RG-S2126G/RG-S2150G两款功能强大的安全二层交换机作接入,千兆上联到汇聚骨干。重点科研部门则采用锐捷RG-S6806E多业务万兆交换机作核心,双万兆10GBASE LR链路捆绑互联,IPv4/IPv6双出口线路分别与华中科技大学Cernet和Cernet2节点对接互通。

  办公区内部使用IPv4私有地址,出口处进行NAT转换。重点科研部分使用IPv4公有地址作办公,使用IPv6全球可聚合单播地址作科研。

  需求描述

  建设前期,光电国家实验室信息化网络面临的一般状况主要是:网络规模较大,用户数多;用户将进行各种实验测试,网络应用复杂;网络安全隐患大。而其面临的特殊状况则是:海量实验存储数据如何高速转发;如何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如何保证对下一代网络新技术的充分支持。

  因此,从客户的需求考虑,建成后的网络应该满足以下两种类别的要求:一、从基本层面上,锐捷网络需提供:高性能的数据转发、设备协议支持丰富、具有常见安全防范能力;二、从高级层面,锐捷网络还需要提供:高级别的网络安全功能、IPv6等下一代网络技术(协议)的支持、海量存储数据的高速传输。

  详细实施情况

  该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的精心打磨,于2006年3月份正式完工(中间经历了长时间的土建工程整改延误时间)。建成后的网络,完全满足了客户两个层面的不同需求:

  一、高速数据传输:实验室的普通办公区完全实现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高带宽接入。在关键科研部门,高端核心RG-S6806E交换机提供了两条万兆的骨干线路,以及可扩展1.6T的背板,使海量的实验数据传输达到线速转发的可能。

  二、丰富的协议支持:对动态路由的成熟支持;对各种交换技术的支持;对多种应用协议的支持;并提供完善的QoS支持。

  三、超高级别安全功能: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从管理环节、攻击防范环节、病毒防范及用户隔离环节都充分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

  四、支持下一代网络技术:核心RG-S6806E交换机能同时支持IPv4、IPv6,灵活支持IPv4、IPv6的网络组合模式。支持基于IPv6的静态动态路由及相关协议,也对互联网各种新的协议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IPv6出口模型

  
  

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