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2 > 发展历程 |
IPv6跳级参与国际竞争
|
||||
林木
|
||||
和WAPI一样,中国在IPv6方面的研发和投入一直没有大规模宣传;同样,围绕IPv6集中发生的新闻也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史上重要的节点。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属于网络层协议,它和传输控制协议TCP一起被称为计算机网络协议。目前的因特网是基于32位的IPv4协议。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所能提供的地址严重缺乏,互联网发展受到制约。 中国面临的IP地址供需严重失衡的挑战更甚于其他国家。IPv4地址总量约43亿,70%的地址资源已经被使用,美国的IPv4地址占有量为38%,中国目前的地址占有量仅为9%——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大约300多万个IP地址,而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速率又高于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增长水平。可见,IPv4地址空间不足是下一代互联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的IPng工作组于1994年9月首次提出的IPv6协议将地址空间从IPv4的32位改变为128位,并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可移动性和QoS能力等,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和灵魂。围绕这一新的协议,各国和一些跨国公司巨头竞相展开研究,推出了一些可以支持这一协议的设备。 积极参与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介绍,中科院从2001年起,投入2000万元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就像计算机一定要从32位升级到64位一样,互联网也要从32位的IPv4升级到128位的IPv6。” 作为国立最高级科研机构,中科院在IPv6这项事关产业链上下游诸多利益的研究项目里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中科院计算所不会与产业各方争利,而是希望通过把研究成果公开、创造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与运营商和设备商真正实现通力合作,加快IPv6实用化进程。” 李院士的这番话大有深意:IPv6固然是技术演进的方向所在,但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且不说浩大的投资规模,仅统筹规划从标准到后台基础网络直至终端客户,以及由此牵动的软硬件、应用服务等产业都绝非易事。 据悉,计算所已经与重庆网通合作构建了跨越重庆市区的我国第一个商用IPv6城域试验网,在北京市科委和奥运专项的支持下构建了面向数字奥运的我国第一个无线移动IPv6接入示范网络,并且已经开始试运行一些基于IPv6的增值业务。 此外,中科院计算所还与联通签订了《ICT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CNGI战略合作协议》,与华为公司签署了《ICT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及技术合作》的合作协议。这代表着设备生产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乐观者甚至认为,中国下一代网络的产业化前景已经依稀可见了。 对于正在致力于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的中国信息产业来说,IPv6作为标准的意义以及中国政府作为主导大力推进IPv6行动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大幅增加的网络地址空间。 产业提升 和中科院一样,中国信息产业部也为IPv6投入了巨大精力。在11月底到12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信息产业部宣布,将着手实施名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的新一代互联网计划。 按计划,中国将在2005年底以前投资14亿元构筑连接中国各主要城市的IPv6商用骨干网。2006年正式开始IPv6商用服务,届时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用网。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四大运营商和中国铁通、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共六家担任运营及组织工作。目前,由国家发改委划拨的4亿元资金和各大运营商配套的10亿元资金也已经基本到位,用以建设IPv6的示范网,面向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厂商的招投标即将开始,2004年上半年计划开始网络建设。 李国杰院士认为,从IPv4向IPv6的演进过程中,将培育出上百亿元的市场空间,这个过程亦将同时完成我国通信基础设施的全面更新。 IPv4时代的路由器必然之选是IPv4最大得益者——美国的产品,但IPv6的出现改变了格局。由于对IPv6的重视,日本的一些超大型公司成为目前在IPv6最为领先的厂商。 目前,日本的IPv6已经形成IPv6运营商、IPv6设备提供商、IPv6终端提供商、IPv6用户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日本公司也已关注中国的这块市场很久。日立公司在2003年11月间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展示了支持IPv6的路由器系列产品,并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市场销售支持IPv6的路由器与原有机型合计达2000台。日立表示:“日立从2002年起参加了中国国内的IPv6验证试验,在中国通信业界,‘IPv6=日立’的观点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IPv6横跨了几条产业链、价值链的基础,通讯行业的3G基于IPv6网络,互联网、电信网和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也构建在IPv6上,信息产业中决定话语权的是核心协议的拥有者,抢占制高点,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对于一直在寻找跨越式发展良机的中国而言,IPv6已经被视作实现超越的机会,中国有望因此进入世界互联网的第一阵营,甚至成为被追赶的对象。不过,标准和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成熟。政府在IPv6中的核心作用就是以明确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界方向,并制定有效的整体规划。 “现在我们一说核心技术,就是操作系统、数据库,老想着Me too,用自己的东西替代人家的。替代策略不是不对,但是你在做人家现有的产品时,人家又在研究新一代产品,你永远赶不上。上一轮比赛已经结束,我们必须关注下一轮比赛。” 李院士的感言浓缩的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几十年的心态变化。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