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2 > NSFCNET专题
二、项目组织及进程
   1.1 项目组织管理和主要进展过程"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承担建设的重大联合研究项目。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建设我国第一个基于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光传输技术的高速计算机互连学术性试验网络,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络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开发若干重大应用系统,为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研究提供实验环境。

  1.1.1 项目组织管理NSFCNET是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重大联合研究项目,技术领域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光通信技术,有六个项目参加单位,研制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难度很大。因此,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

  1.1.1.1 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以基金委领导和参加单位的主管校长、主管领导组成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关于项目经费的落实、各单位的人员、条件配备等方面的关系;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解决项目工程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形成重要决议,指导项目的顺利进展。

  项目管理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周炳昆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袁海波、侯朝焕、刘志勇、徐金? 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费斌军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钟义信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主任阎保平

1.1.1.2 成立项目学术领导小组在项目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以李未院士为组长、各参加单位专家组成的项目学术领导组。学术专家组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随时决策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协调各参加单位在网络基础建设和应用技术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项目学术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未院士

成员:

  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李星教授、谢世钟教授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钱德佩教授
中科院网络中心钱华林研究员、阎保平研究员
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张蓓高工
北京邮电大学马严教授、杨义先教授

1.1.1.3 实行项目监理制设立项目监理组。项目监理随时检查、督促项目的执行,定期参加管理委员会和学术领导小组会议,从项目监理的角度提出各种建议,协助管理委员会和学术领导小组完成对项目的管理,从而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了整个项目的执行进度,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了本项目。

  项目监理组组长:中科院计算所王行刚研究员

1.1.1.4 设立项目总体组设立项目总体组。项目总体组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定期完成项目简报,将有关会议精神和重要决定及时通报全体项目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各承担单位。负责制作了项目的主页,开展对外的宣传工作。项目网址是:http://www.nsfcnet.net.。

  1.1.2 项目的主要进展过程1999年3月26日,清华大学等单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递交了"中国高速互连试验网络项目建议书"。

  1999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审。国内许多专家对项目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1999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

  1999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批复"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项目任务书"。项目正式启动。

  1999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经费2000万元到达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

  2000年4月,各单位自筹经费600万全部到位。

  2000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和项目监理组。

  2000年8月,连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网络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光纤传输系统敷设完成。

  2000年8月,"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式开通。

  2000年9月,"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光纤传输系统"和"高速网络环境下典型示范重大应用系统"同时宣布开通。

  2000年9月底,"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光纤传输系统"、"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网络环境下典型示范重大应用系统"联调成功。

  2000年10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项目演示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涌祥院士、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佳耳、副主任周炳昆等领导到会,观看项目演示,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

  2001年3月,为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委员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演示。
  
  

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