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5年第11期 > 研究报告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战略研究
2005-11-07    

字体大小:

    四、关于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类核心课程的建设

    1.本项研究重点建设的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类核心课程名录

    本项研究推荐重点建设的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类核心课程名录见表4-1。

表4-1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类重点核心课程名录

课程名称

课程主持人

(所在单位)

使用的教材

环境学(1/“2”)

左玉辉

(南京大学)

    《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生态学及实验(2/“2”)

杨持

(内蒙古大学)

    《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环境自然科学

(1/“4”)

环境地学基础

陈静生(北京大学)

汪晋三(中山大学)

    《地学基础》(陈静生、汪晋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环境化学及实验

孙红文(南开大学)

董德明(吉林大学)

朱利中(浙江大学)

    《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环境化学实验》(董德明、朱利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环境生物学及实验

尹大强

(南京大学)

    《环境生物学》(孔繁翔,尹大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环境微生物学

王家玲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王家玲,高教出版社,2004年1月)

环境毒理学及实验

孟紫强

(山西大学)

    《环境毒理学基础》(孟紫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环境生态学

盛连喜

(东北师范大学)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污染生态学

段昌群

(云南大学)

    《污染生态学(第二版)》(王焕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环境技术科学

(2/“4”)

环境监测及实验

奚旦立(东华大学)

孙成(南京大学)

    《环境监测(修订版)》(奚旦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环境监测实验》(孙成,科学出版社,2003年)

环境工程学及实验

郑正

(南京大学)

    《环境工程学》(郑正,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环境微生物技术

杨柳燕

(南京大学)

    《环境微生物技术》(杨柳燕,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

环境经济科学

(3/“4”)

环境经济学

左玉辉

(南京大学)

    《环境经济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环境社会科学

(4/“4”)

环境社会学

左玉辉

(南京大学)

    《环境社会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环境管理学

叶文虎

(北京大学)

    《环境管理学》(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综合分支学科“X”

环境影响评价

朱坦(南开大学)

栾胜基(北京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栾胜基、朱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环境规划学

郭怀成(北京大学)

尚金成(东北师大)

张天柱(清华大学)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尚金成、张天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可持续发展引论

叶文虎

(北京大学)

    《可持续发展引论》(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