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导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师问生答”的学习模式,加之物理知识储备较少,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往往提不出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问不到点子上。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点拨多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应随时自然地进行“心理换位”。可设想处在学生的地位,会提出那些方面的问题,当学生没有提出问题时,老师可扮演学生的角色,“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提出下面的问题……”,给学生以启发。
例如在学习《静电现象》一课时,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分子是可分的,它由原子组成。进而提出问题:原子有没有内部结构?原子还可以再分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究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接下来应该探究摩擦起电的原因了,我没有直接引入 ,而是问学生:学到这里,你难道没有问题要问吗?学生都皱起了眉头……也就十来秒钟,有同学举手:老师,你前边不是这些在讲原子吗,为什么又说起了摩擦起电,它们之间有关系吗?我肯定了他的思路,但依然没有回答,继续追问:你们说呢?又有学生举手:老师,是不是原子里边有带电的物体,经过摩擦给跑出来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让大家带着问题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因为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学习主动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起来。关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我一句没讲,学生靠着不断思考,不断提问,最终自己解决了这一难点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才能唤起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王较过,李贵安。《物理教学论》。第2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阮志明.谈物理实验教学与新课标实施[J].湖南中学物理,2004(7):16-17.
推荐内容>>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相关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