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博客
用赏识教育开发生命
2011-11-29    中国教育人博客 陈慧芬

字体大小:

  第斯多惠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其次是转换管理思维模式。庄稼长势不好,农民总会从自身找原因;学生出现问题是,老师很少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目前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大都是保姆式、警察式、监工式和质量管理员式。面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问题,只看到问题,不去想好的解决方法,使得教育变得无力苍白。所以老师要转变管理思维模式。“转念就像换软件。电脑出问题,我们知道是病毒软件,赶紧杀病毒,换成阳光软件。孩子出现问题,是我们的大脑产生负面的念头,我们也应该换成好念头。念头一好,一好百好,念头一了,一了百了。好念头,尝甜头,坏念头,吃苦头。赏识教育就是让好念头占上风的教育。每个孩子的无形生命就好像一棵棵果树,一种是果枝,一种是不结果的疯枝。我们目光总盯在孩子优点、长处的果枝上,果枝正强化,说你行,你就行,于是满树桃李。如果我们总是把眼光盯在缺点、短处的疯枝上,整天负强化,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结果呢?疯枝疯长,果枝缺氧,颗粒无收。如果我们注意孩子的长处,孩子的身上就闪闪发光;如果我们老盯着孩子的缺点、弱点,孩子的生命就变得暗淡无光。”

  用情感和爱来灌注我们的教育事业,用赏识教育开发学生的生命吧!

推荐内容:致学生书

  [美]威廉-詹姆斯

亲爱的姑娘们:

  你们的纪念品使我深受感动。这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对我这么好,因此你们完全可以相信:你们给这个孤苦伶仃的人心上留下的印象,要比哲学这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在你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现在我认识到我的《心理学》这本书中遗漏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而我在书中却把这一点完全漏掉了,原因是我的这种欲望直到如今才得到了满足。我恐怕这下子你们把我身上的魔鬼放出来了,从今以后,我的一切行动恐怕都是为了博取这种奖赏了。

  然而,我还是要忠于这棵独特而美丽的杜鹃树,那是我一生的骄傲和生活的乐趣。我将不分冬夏地照料它,为它浇水——哪怕是用我的眼泪呢。我决不允许詹姆斯太太走近它一步,或是碰它一下。如果树死了,我也会死去;我死了,它将栽在我的墓上。

  别以为这些话都是戏谑之言;请相信你们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以及我对你们的深切感谢。我现在是,将来永远是你们忠诚的朋友。

推荐阅读>>一线老师要重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教师手记: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衡量一位好教师的十个标准       更多博文>>教育博客

文章原文>>陈慧芬博文:用赏识教育开发生命       更多博文>>教育博客 
推荐专栏>>基础教育基教新闻 海外情况 基教研究发展研究 教学研究 课程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高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开展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
·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 教师群体性成长的“秘密”
·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评价教师 什么样的机制能实现“发展性”
·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 实施十大行动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 未来五年教师教育如何振兴?十大行动来了!
·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 教师对学校信息安全培训认知不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