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继续教育 > 继教新闻
周济:自考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2002-11-26    记者段旻雯

字体大小:

  苏州11月24日讯(记者段旻雯)从今年6月开始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专业委员会调整工作今天在苏州结束。来自26个省的高校的231名专业委员会委员接受了全国考委颁发的聘书。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周济在今天召开的“全国考委第三届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开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新局面,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济在会上指出,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高潮。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学以致用,密切联系教育战线的实际。要认真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积极落实十六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要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努力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智力贡献。

  周济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为教育战线提出了新的任务:要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开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新局面,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统计,截至2001年下半年,全国自学考试累积报考人数近3800万,累积毕业生421万。全国平均37个人中就有1人参加过自学考试。自学考试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教育形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中贡献了2.5个百分点。据了解,建立有特色的专业体系和课程,积极向农村发展,大力发展本科,积极开展非学历证书考试,加强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沟通,建立自学考试的评估体系将是自学考试今后工作的重点。

  专业建设是自学考试与广大考生联系最密切的环节之一,也是自学考试的最基础性工作。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统一开考的课程已经占到自学考试开考课程的80%。全国考委副主任王明达在讲话中指出,如何保证统考专业及课程的质量,是保证自学考试质量和信誉的关键,各专业委员会要继续把好质量关。他说,自学考试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所开的专业应该满足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也就是提高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岗位变动的需要。因此,开设提高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专业和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需要的专业,是自学考试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

  王明达指出,新一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放到逐步建立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教材、命题等各项工作的评估制度上,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评价体系,保证自学考试质量,促进自学考试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自考:能否开设技术专业课程?
· 自考调查:八成自考生扎堆两成专业
· 自学考试将开设“餐饮管理”专业
· 自考临近“寻枪”广告打到大学校园
· 终身学习的桥梁 开放教育的窗口
· 坚持自考14年 56岁老汉拿到大专文凭
· 外地考生占了六成多 北京自考出现新热点
· 北京:自学考试先要签到 证书网上查询
· 自学考试:肌无力女孩躺着答试卷
· 安徽千名自考生作弊受处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