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9年第4期 > 工作简讯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2009-04-14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26-2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教指委及各分指委秘书长、材料类高职高专教指委特邀代表及来自相关协会、企业的特邀代表共35人。中南大学材料学院代表列席了会议。

  会议分别由黄伯云院士、朱星教授、张联盟教授、顾宜教授四位主任委员主持。黄伯云院士首先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2008年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本届教指委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上一届教指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与中国材料学会合作,共同举办了"材料教育高层论坛",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素质培养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开展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以各分指委为单位,开展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二级专业的"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标准"的研究。各分指委对这一工作均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研讨。经全体教指委委员们的辛勤努力,各分指委均已完成了"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标准"的初稿。此外,有的分指委还对"材料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第三,开展了国家精品课建设评审推荐工作。本届教指委本着尊重评审专家意见、尊重分指委评审意见的精神,3年内共推荐了16门精品课程,其中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第四,组织了教材编写工作。本届教指委在中南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下,组织了教材编写工作。第一批组织编写的教材主要涉及金属材料、冶金工程、材料物理和材料实验等46种书。为尽可能处理好知识继承与发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传授与最新科研成果进课堂、宽专业与专业特色、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关系,编委会多次组织了教材编写会议,对教材编写大纲进行了严格审定并组织主审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目前,已出版的教材均在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有的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会议上,朱星教授、谢峻林教授、赵长生教授和沈峰满教授分别代表4个分指委就各分指委的"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标准"的研制工作做了详尽的报告。与会代表就上述二个文件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这对高质量地研制"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标准"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与会代表还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培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全体教指委委员应在这一工作中积极研究与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此外,与会代表还就开展"材料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工作展开了认真的讨论。顾宜教授、张联盟教授、印杰教授、朱美芳教授和狄东仁教授等对开展"材料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高校专业认证与行业工程师资质认证之间的关系做了重点发言,并建议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指委的名义组织力量开展"材料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工作。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一致赞同。

  会议讨论决定,200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指委与各分指委除完成日常工作外,应认真抓好如下工作:

  (1)各分指委在进一步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各二级专业的"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标准"的研制工作。

  (2)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标准"研制的可行性。

  (3)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指委名义组织开展"材料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工作。

  (4)2009年10月,与中国材料学会合作,再次举行"材料教育高层论坛",广泛征求各领域材料专家意见,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修订工作。

  (中南大学 汪明朴、贾延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