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0年第4期 > 教学研究
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
2010-04-06    南京林业大学 王国聘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国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态势很好。研究队伍迅速壮大,学术成果也大量增多,甚至有些人认为环境伦理学已经成为应用伦理学乃至哲学的显学。但是,相对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而言,环境伦理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于1994年,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则一直到2006年才设立起来。许多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工作者对环境伦理学还不熟悉,对环境伦理学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价值也了解不多,所以借此机会,我来谈一下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发展状况、环境伦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这个基础上谈一谈推进环境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发展

  我国环境伦理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探索,它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理论研究领域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吸收借鉴了国外的环境伦理思想。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诞生于西方国家,所以我国环境伦理学的创立和发展都充分地体现了对国外环境伦理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从时间上看,这种吸收借鉴是持续的:从它以大地伦理的提出为标志的创立阶段,再到创立后的浅、深层生态学的多元发展阶段,我们都对国外环境伦理学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译介。从内容上看,我国环境伦理学对国外环境伦理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也是比较全面的: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利奥波德、史怀泽、罗尔斯顿、辛格、纳什、贾丁斯为代表的著作、众多理论流派,都得到了我国环境伦理学学者的译介和研究。

  第二,发掘传承了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智慧。尽管我国环境伦理学是从译介西方开始起步的,但始终没有忽视本土化的诉求,即我们自己的环境伦理要扎根中国本土、融入中国文化、契合民众的价值心理。因此,我国环境伦理学对传统文化的环境伦理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系统的整理。儒家的"民胞物与"、"仁民爱物"、"天人合一"的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不杀生"主张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物无贵贱"等思想都成为了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议题。出版了一大批研究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智慧的专著。

  第三,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我国环境伦理学吸收和借鉴国外环境伦理思想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生搬硬套、移植国外的东西,发掘和整理传统的环境伦理智慧的目的,也不是主张回到"天人合一"的前工业文明社会,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西方理论的吸收借鉴和对传统的发掘传承,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为此,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余谋昌先生2004年提出"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响应。有的学者侧重于从理论上确定本土化的研究定向,强调环境伦理学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心理的融合,创建在价值理念、话语表达方式、教育背景和实践路径等方面都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环境伦理学体系。有的学者则呼吁我国环境伦理学在重视理论自洽性和逻辑圆通性的同时,必须对其实践向度保持高度的关注,提倡通过面对中国的环境现实、生活现实推动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创建。从话语表达、理论体系到实践途径等各个层面,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已被提上了日程。

  我校开展的环境伦理学学科工作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进展。我们的环境伦理学归属人文学院的伦理学学科,工作开展依托四个校内外研究平台:

  一是学科所属的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是江苏省确定的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另外三个平台是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江苏伦理学会、江苏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苏省生态学会。我们学校是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秘书长单位,江苏伦理学执行会长单位,江苏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苏生态学会理事长单位。目前,我们有三位教授和四位讲师都在从事这一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在环境伦理学理论研究上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工作。我们承办了首届中国环境伦理学国际研讨会;主办了中国环境伦理中青年论坛,先后邀请了国际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主席、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杰姆森及美国环境伦理学杂志主编哈格洛夫等九位国外学者来我校讲学交流,与澳大利亚学者共同研究中国道家的生态思想及其应用课题,主持了环境伦理学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社科基金课题,出版了一批环境伦理学著作和学术论文。

  以上是在环境伦理学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在实践应用领域的进展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新课程进入了高校课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近百所高等院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环境伦理学"以及相近课程。在这次环境论坛上,我们就看到了同济大学有关"环境伦理学"课程建设的论文,他们介绍了组织环境伦理课堂案例教学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拿我校来说,1998年就编写出版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教材,该教材获得江苏省社科成果三等奖,国家林业局学术著作一等奖。从2001年开始,我校就在全校开出了"环境伦理学"选修课,这门课在我校伦理学及社会生态学硕士生、博士生中一直作为学位课。在教学中,我们认识到教化是道德价值向现实生活渗透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非常重视研究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方法、机制和一般规律,采用了环境案例教学、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环境角色扮演等方法组织教学,力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

  第二,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新的道德理念走入了社会。通过向法律、制度、政策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环境伦理学逐步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使环境伦理学具备了刚性和力度,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力量。在政治上,环境伦理倡导的环境友好的社会理念得到政府的认同;多年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伦理学研究成果,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环境伦理学推动了节约型经济的建设,我们认为节约型经济提法比循环经济提法更科学。在立法方面,环境伦理学推动了动物福利立法进入讨论阶段。在日常生活中,环境伦理学推动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就我校来说,本学科承担了一大批政府的软科学项目,例如我们主持的江苏省政府招标重大项目--绿色江苏的实践和探索的研究,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等,为江苏"十一五"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受到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肯定,一些建议正在成为政府的政策。

  二、环境伦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人文学科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共同构成了环境教育的有机整体。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1970年在美国内华达会议上的表述,环境教育是培养有科学的环境知识、有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有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习惯、有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的"四有"公民的教育实践过程。环境教育要传授科学的环境知识需依赖于环境科学,要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需依赖于环境工程学,要养成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习惯以及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需依赖于环境人文学科。

  环境人文学科是传统人文学科与当代环境科学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交叉学科,包括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教育学等。在众多的环境人文学科中,我们认为环境伦理学是环境教育的基础,这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环境伦理学可以为环境教育确立价值定位。环境伦理学确立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观念,要求人类的行为不能仅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还需要考虑生态的完整性和健康,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环境伦理学的这一价值定位明确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要求我们把环境伦理学教育渗透和贯彻到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中去,因为当今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范围和影响是巨大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破坏力,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定位导向,科技就很可能带来灾难而不是福祉。

  第二,环境伦理学可以对各种环境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是一种舆论的力量,大众的力量。圆明园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的处理都在反映着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要求治理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公民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单纯地依靠政策、法规、法律、经济等一些"治标"手段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治本",也就是在以经济、法律等外在手段规约人们行为的同时,更需要以内在的环境伦理知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去引导人的行为,形成舆论的压力。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评价影响下的道德操守,环保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

  第三,环境伦理学本身就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环境伦理学是环境科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科学与道德的融合产物,蕴含着丰富的、进行环境教育所必需的科学与环境道德知识,因而它本身就具有环境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环境伦理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强调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践,着眼于培养保护环境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教育偏重于知识教育和技能的传授,环境道德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些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环保活动中,我国学生环境知识竞赛领先,而环境道德意识落后。

  让我们非常高兴的是,在我们的论坛上,从院士的大会报告到一些专家的发言都谈到了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中环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钱易院士在论坛报告中曾说过,一个不讲环境伦理的企业和企业家,即使有了治污设备也可以不用,宁愿违法接受罚款也不愿意治理污染,说明环境保护中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郝吉明院士在论坛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对环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这都是很有远见的。

  三、继续推进环境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环境伦理学教育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还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对提升人的道德的新要求,需在理论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下一步,我们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推进环境伦理学的课程建设,以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国际合作,深化理论研究

  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在强调人际伦理的同时,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也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学这种致力于消解人类中心论,转变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体现了它是一种批评工业文明的、具有后现代性的学科。我们国家正处在加快建设工业文明并逐步创造条件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过程中,保持对工业文明无限增长、消费主义等弊病的警惕和批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国环境伦理学需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前沿,在国际层面上参与对话。

  为此,我校采用的具体做法是,建立起了我校《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会刊《环境伦理学》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授权协议,同步有选择地翻译该刊物上的论文,在学报的专栏中刊出。同时,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撰写相关论文,与国外同行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2.编写案例教材,构建完整教材体系

  总的来看,西方环境伦理学是后现代的一种理论,相对于我国的现实是超前的,所以我们在以国际视野深化环境伦理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以本土化行动强化环境伦理学的课程建设。

  推进环境伦理学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根本。近年来,环境伦理学教材建设有了良好的起步,由钱易、唐孝炎教授于2000年主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公共课教材,首次编入了"环境伦理观"一章。2004年余谋昌和王耀先先生主编、我校参编的《环境伦理学》于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建设计划立项项目"教材。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美国学者牛顿和迪林汉姆的《分水岭: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此书涉及了基因改良生物、抗生素抗性、对类人猿的现代屠杀等10个突出的案例,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进行课堂讨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诸如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太湖蓝藻事件、怒江电站是否上马、厦门PX项目事件、圆明园改造事件、松花江化工污染等中国本土的重大环境问题、切实的鲜活事例却没有成为我国环境伦理学教材的内容。因此我们建议,在环境伦理学教材建设中,除了要在教材中增加典型案例素材、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外,还需要从中国的环境现实取材,编著与已有精品教材配套的案例教材、电子课件,形成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共同构成的完整教材体系。

  3.精心设计课程实践,确保实践环节落实

  环境伦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人类对自然的傲慢态度和掠夺思维,其最终意义在于使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态度和思想观念落于实处,发挥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功能。我国高等本科教学要求本科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我们正考虑把环境伦理学实践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获取学分结合起来,设计和发掘户外活动教育形式,使学生参与环境伦理的社会实践。在这方面,欧美国家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活动时特别注重学校与社区、政府机构,尤其是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依托中国环境伦理学会进行师资培训

  如果没有教师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对实践的切身体验,那么环境伦理学教材和实践环节的功能就无法发挥出来,而目前我国高校环境伦理学教师当中接受过环境伦理学专业系统教育的人数并不多,所以对环境伦理学教师进行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2006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环境伦理学国际研讨班"就是很好的培训形式,为环境伦理学教师提供了平台去学习研修国内外环境伦理知识、交流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体验和教学方法。我们也建议通过这个平台,今后继续开展培训。

  5.建设环境伦理学课程网,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利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环境伦理学的课程体系连入互联网,既能为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能突破时空限制为环境伦理学课程的共建共享提供便利的途径。由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创建、我校负责网络日常维护的环境伦理学专业网站现有"学术动态"、"专题研究"、"资料中心"、"学者论著"、"论坛交流"等版块,及时发布国内外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重大活动信息,报道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研究成果,提供环境伦理学学科建设动态。下一步,网站还将专门设立环境伦理学教学版快,开辟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论坛,给环境伦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探讨的空间。

  最后,我们建议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人文学科的教学指导和协调,设立环境人文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促进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环境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能继续关心、支持包括环境伦理学在内的环境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使得我们能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一道,共同推动我国环境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本文是作者在第四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上的报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华东理工大学打造工科特色数学学科
· “大国之学” 事关国家全球利益拓展
· 未来十年中国学科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 学科发展回望:中国化学史
· 张斌贤:教育学科60年的学术史发展脉络
· 中国科协:我国学科发展呈六大特点和趋势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欧盟平均水平
· 山东发布一流学科建设年鉴
· 同行评议是否应考虑多元化因素
· 信息技术促进学科发展与协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