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9年第8期 > 研究报告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B类)
2009-08-09    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字体大小: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重要基础分支之一,是一门为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杆件在承受各种荷载时的变形等力学性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将工程实际构件抽象为力学模型的方法;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理论与计算;具有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进行构件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构件分析、计算和实验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部分

  1. 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的特征;掌握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变和切应变的概念。

  2. 掌握截面法,熟练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一维构件)各种变形的内力(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及内力方程;掌握弯曲时的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熟练绘制内力图。

  3. 轴向拉伸与压缩:

  (1) 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了解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熟练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用载荷的计算。

  (2) 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和应变计算。

  (3) 掌握求解拉压杆件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4) 了解应力集中概念和圣维南原理。

  4. 剪切与挤压:

  掌握剪切和挤压(工程)实用计算。

  5. 扭转:

  (1) 掌握扭转时外力偶矩的换算;掌握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计算,掌握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2) 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熟练进行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 截面几何性质:

  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和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了解转轴公式;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平面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

  7. 弯曲:

  (1) 掌握纯弯曲、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弯曲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了解弯曲切应力的概念,掌握强度计算;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2) 掌握梁的挠度和转角的计算方法及刚度分析;了解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8.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 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方法;了解三向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主应力、主平面和最大切应力的计算。

  (2) 掌握广义胡克定律;了解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和畸变能密度的概念。

  (3) 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9. 组合变形:

  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掌握杆件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10. 压杆稳定:

  掌握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压杆的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掌握不同柔度压杆的临界应力和安全因数法的稳定性计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1. 材料力学实验:

  (1) 理解低碳钢和铸铁材料的拉伸、压缩和扭转实验方法,掌握材料拉伸、压缩、扭转的力学性能。

  (2) 掌握弯曲正应力的测定方法。

  专题部分:

  1.拉压超静定:

  掌握求解拉压杆件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方法;了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的计算。

  2.扭转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了解扭转超静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切应力概念。

  3. 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掌握简单超静定梁的求解。理解梁非对称纯弯曲的概念。掌握斜弯曲的应力计算。了解开口薄壁截面梁的切应力和弯曲中心概念。

  4. 能量法:

  了解各种变形的变形能计算。了解利用能量法求解位移的方法。

  5. 压杆稳定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理解弹性支承和阶梯状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及工程应用。掌握折减系数法。

  6. 动载荷和疲劳:

  (1) 掌握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

  (2) 掌握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

  (3) 了解交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破坏的概念和疲劳极限的确定方法。了解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7. 应变分析与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理解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理论。掌握应变的测量与应力的计算方法。

  8. 材料力学的拓展性实验

  (1) 开设与电测实验技术相关的实验。

  (2)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建模能力:具有建立工程构件力学模型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

  2.计算能力:具有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计算能力。

  3.实验能力:具有利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进行测试的初步能力。

  4.自学能力:具有借助教材与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初步能力。

  四、几点说明

  1.本基本要求适用交通、材料、热能、环境、电气、测控、精密仪器、工业设计、建筑学、经济管理、电子科学等对材料力学要求适中或较低的专业。

  2.教学基本要求包括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上述专业除必修基本部分全部内容外,还需至少选择两个专题中的内容。专题部分内容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后续课程或专业需要酌情列为必修或选修,或者与其他课程内容融合。

  3.在教学环节中,应适当安排习题课和讨论课;保证习题和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4.本课程应该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拓展性实验。

  5.在教学中,应科学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6.根据近年来全国几百所高校的调研统计数据,建议:基本部分学时为40~54学时之间,其中实验不少于5学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尺度效应研究获重大进展
· 西安交大研究生发现孪晶变形强度与尺寸成反比
· 研究生质量提升面临内部困局 课程教学存不足
· 中高职课程衔接: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