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8期 > 教改动态
浙江省大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新生代浙商取得良好成效
2011-08-04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作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根植民间的创新创业精神在浙江大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强劲,政府和高校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浙江省逐步形成了省委省政府统筹、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建平台、大学生积极实践,高科技创业、网络创业、文化创意创业、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和其他各类创业齐头并进的浙江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新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把大学生自主创业当作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新生代浙商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08年,省财政设立1亿元基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009年,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创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同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并规定: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对毕业2年内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行业除外)的高校毕业生,从注册登记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有关部门可按照行业特点,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适当降低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和扶持,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照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给予贴息。对全省高校毕业生从事科技、创意、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创业的,可根据吸纳大学生就业情况,给予一定的专项创业补助等。

  同时,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从2011年起,省财政对在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和其他县(市、区)从事现代农业并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0.5万元的补助,连续补助3年。在机制建设上,浙江省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和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教育、工商、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研究促进就业创业包括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省教育厅积极出台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指导全省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大学生创业园建设。2009年起,省教育厅对从事网店达一定标准的毕业生认定为自主创业。各高校成立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建设创业园、建立创业导师制度和给予创业政策扶持等举措来推进大学生创业。各市政府与全省教育系统齐抓大学生创业工作。杭州市注重机制建设,成立创业协调小组统筹大学生创业工作。宁波、绍兴等市出台创业政策,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5年翻一番 平均成功率不足5%
· 大学生创业需要“精准化”帮扶
· 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约半数存活 专家呼吁政策支持
· 福州拟3年至少帮扶8000名大学生创业
· 大学生创业:“兴趣圈”交汇“机会圈”
· 没资源的大学生创业怎样胜出
· 大学生创业:春天何时到来
· 陕西助力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 20多个省份鼓励大学生创业:学籍最长可保留8年
· 大学生创业,如何避险维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