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5年第11期 > 研究报告
我国环境类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
2005-11-07    (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字体大小:

    一、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讨论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作为一种战略性的面向未来的事业,它的发展要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并正确引导其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一是要提升民族整体素质: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观为指导,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二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各个领域、各种层面的人才适应各行各业的要求,它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相关联的。三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转化离不开高等教育和研发机构人员的努力。四是高等教育事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是国家高层次的办学形式,而非义务教育。大学生缴费上学作为公民的教育消费或投资这一客观现实,已为人们所接受。因此教育作为满足人们教育需求的方式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学校扩招、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五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通过加大投入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并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六是对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高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主力军。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保证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六大强调:“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将使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个全方位、开放式、宽领域、跨国度、世界性的背景下进行,而不是封闭式、内向性、埋着头、僵化地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将遇到世界经济大市场的冲击。因此,我认为要使高等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完成小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因势利导,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中国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入学率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大力度的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按国际通行的15%~50%的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一过渡中,人们注意到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统一,努力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在职培训,以多种形式培养不同质量标准的人才,同时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来提高办学质量。

    2.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我国对外开放力度越大,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家之间科技人员的交流、项目合作、学习借鉴等活动的增加,促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乃是必然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参加国际的教育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跟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僵化、单一的高等教育模式,主动走出国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尽快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人才需要,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高等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3.高等教育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趋势。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要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必须把自己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终身学习的一座桥梁。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认真研究和探讨,通过教学和培训计划、合作活动及与各类社会活动参与者合作,积极地为社会和人类的更加美好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并指引和塑造未来。“事实上,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知识更新换代加剧,人们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终身学习。”当前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4.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创新趋势。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将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的体系中,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政府十分强调教育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发展动力”。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主体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从教育观念、人才评判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着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够,专科生动手能力不强,各种层次都向本科靠拢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全面造就小康社会的建设人才应该是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有及时反应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的能力。

    5.高等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化趋势。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网络时代,高等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形成与网络学校的建设为我国人才培养方式跟上时代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教育现代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这必将大大促进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6.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世界高等教育已经分化为具有多种形式、多种职能特征的复杂系统,形成了学术的、社会需求导向的和市场的高等教育职能,它共同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内。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特定的定位,通常也只是满足部分教育需求,共同形成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也形成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满足了社会和人们的教育需求。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有培养创新性高层次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有培养硕士、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有以四年制本科生培养为主的本科大学,还有以职业教育为主、兼顾两年制大学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正规的国家办学体制,还有民办学校、成人高校等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我国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办学体制,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密切相关。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集中体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上。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四个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只有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进行人才培养,才能符合小康社会的人才要求。小康社会的成员必须是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