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5年第1,2期 > 教学改革
北京邮电大学理工融合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05-11-21    

字体大小:

  北京邮电大学承担的“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理工融合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专家认为,该项目理论研究系统、全面、深入,对“理工互动与融合”理念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与阐述,研究具有创新性。项目进行了大面积的实践试点,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效果。下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1.理工融合的理念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理工科教育格局中,理工分离、重工轻理现象比较普遍,这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理科学生知行脱节,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工科学生后劲不足,痛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融通汇流的趋势日益彰显。调整我国现有的理工科教育格局,促进理工互动与理工融合,以建立一种新的理工科教育模式,是我们在21世纪初必须取得突破的一项重大使命。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理工科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多样化的原则,实施“理工融合”的主要途径为:

  (1)理工同校,相得益彰——先决条件

  实施理工融合的先决条件在于理工同校。所谓理工同校,就是要在尽可能多的高校中实现理工并举,使之既拥有相当强的理科专业,又拥有相当强的工科专业,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有机互动、相得益彰。

  (2)工借理势,理势工发——主体模式

  这是针对现有专业实现理工融合的主体模式。“工借理势”是指工科专业应通过强化科学基础教育来使受教育者获取一种可以在工程实践中终身受益的理论功底、科学素养和发展后劲;“理势工发”是指理科专业应借助强化工程背景教育来培养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学风,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理学优势能够在工程意识的引导和促进下得以充分发挥。

  (3)理工交叉,亦理亦工——前瞻之举

  这是针对现有专业目录中既可授予理学又可授予工学学位专业实施“理工融合”的前瞻之举。在某些领域,理学和工学之间的界限正在趋于模糊,将这样一些理、工科专业根据其内在的联系整合起来,构建出若干亦理亦工、理工交叉的新专业,无疑是一种前瞻性的选择。

  (4)交融互动,不拘一格——开放体系

  理工融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针对现有专业设置模式存在的问题,不拘一格,进行多种尝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譬如采取个性化专业培养模式,也是理工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2.理工融合的实践

  (1)构建理工互动的学科架构

  按照理工融合的教育理念,我们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营造了良好的育人“学科生态”环境,为北邮从一所单科性重点高校向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尝试理工融合的多种模式

  在构筑理工互动的学科架构基础上,分别按照“工借理势、理势工发、亦理亦工、个性化专业培养”等模式进行改革试点工作,制 定试点专业培养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试点专业占北邮本科专业数的近四分之一,学生受益面大。

  (3)实施理工兼备的方法论教育

  在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方法论教育,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工程意识、工程方法等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探索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理工融合”教育理念,改革数学、物理、电子电路等基础与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编写、出版了配套教材。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