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经启动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指出,要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精神,本刊特开辟“经济观察”栏目,为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提供有关经济发展动态信息及研究性报告。本期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研究”,摘编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网页。欢迎各位专家就本栏目的内容安排提出宝贵意见。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定位与布局研究
一、产业发展定位
决定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为有力的支撑。以此为出发点,将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定位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域,三是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基地,四是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带动和辐射源,五是服务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六是加快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的示范区。
二、区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协调的思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协调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协调需要重点着眼于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做好三大协调工作,即“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政策协调,产业分工协调”。把握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机遇,利用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和产业分工效应,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加强要素共享和产业分工协作,做到基础产业整体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支柱产业协调发展,协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是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研发、航运集散、金融服务、技术咨询等的集聚和扩散基地。利用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依托长三角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遵循“建立据点、拓展渠道、构筑网络、增强辐射”的发展思路,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全面协调发展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二是提升江苏、浙江在制造业和装备工业发展上的优势。以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为目标,遵循“强化产业集群、深化国际分工、促进内部协调、加快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依托现有的制造业产业集聚和产业竞争力,积极提升江苏、浙江在制造业和装备工业发展上的优势。三是注重区内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共进和扩散。拓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空间,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为目标,遵循“加快产业转移、促进均衡发展、开展‘山海协作’、实现协调共进”的发展思路,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层次明晰的产业梯度分布,实现长江三角洲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
三、重点产业的发展与布局思路
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点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总体思路为:把握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次产业互动融合进一步加快的发展趋势,遵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建设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国际性产业集群。按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构筑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等。同时,对于区域内农业的发展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使该区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在产业布局方面,要遵循产业发展及其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按照“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上海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带动江浙产业结构升级,并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外围广大腹地,形成“有核心、有支撑、有扩展”的区域产业经济整体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