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8年第7期 > 教学研究
关于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几点看法
2008-07-04    张尧学 吴爱华

字体大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要求。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人才。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我国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得到高水平人才支撑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装备制造业及重点行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必须尽快培养一大批多层次、实用型、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人才。推动信息化教育,不断提升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化教育的现状

  1.学历学位教育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并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信息类专业的在校生总数已超过334万人,包括专科层次219.4万人(占65.7%)、本科层次104万人(占31.1%)、硕士9.1 万(占2.7%)、博士1.5万人(占0.4%)。

  目前,已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多个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根据2006年的统计,全国高校设有信息类专业点总数10 711个,其中本科专业点2 914个、专科6 501个、硕士点981个、博士点315个。2002至2006年,信息类专业的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分别以平均每年11.6%、43.8%、17.2%的速度增长。

  为推动我国信息化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的精神,实现我国信息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软件、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关键行业的战略性和紧缺性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成立了36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立了20个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40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并在数字媒体与动漫设计、信息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专门化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推动信息人才培养。

  2007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将软件、微电子、信息安全、动漫等信息领域的紧缺人才培养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培养规模,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和健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2.信息人才社会培训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信息人才培训和认证体系。仅2005年,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就培训68万人次。其中,有21万人次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以上参考人员获得不同等级的资格证书。有27万人次参加信息技术领域的自学考试;19万人次参加其他各类培训认证考试。

  信息产业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建立了50个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全国建立了109个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开发并颁布了39个国家职业标准。目前,共培训考核技术工人、职业学校学生及各类从业人员32万余人,26万余人通过考核取得了各个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区)、直辖市一道,分别组织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数已超过200万人。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格证书已成为学生就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在我国境内举办证书考试,如微软专家认证、SCO资格认证、CISCO资格认证考试等。国内开展培训认证的知名企业有北大青鸟、清华万博、大连华信等。

  此外,有15万人参加了平面设计、网页制作、计算机制图等单项基本技能培训,对推动全民信息化普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也为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据统计,2006年,1200多所普通高校和444所独立成人高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函授、夜大、脱产)在读学生455万人,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近950万人次,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50万人次。截至2006年底,67所试点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累计注册学生540万人,毕业人数260万人,在读学生280万人,年招生100多万人。教育部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已经面向农村招收学员5.6万人;面向军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招收士官学员6万多人。

  远程教育资源不断丰富。2006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设网络教育课程近2万门,约30%的课程参与校内或校际共享;投入使用的各类网络教育学习资源2万多个,使用超过2 000万人次。"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注册教师16.3万,覆盖21个省,建立183个教师学习中心,开发了近600门网上课程,帮助建设30多家地方网站,中央电教馆资源达1 200G。

  4.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的200多座城市,联网单位1 800多个,用户2 000多万人,国际出口带宽超过3G,与国内其他互联网互联带宽超过10G。逾90% 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 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 000所)基本建成校园网。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截至2007年底,共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0.1万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27.9万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5万套,工程基本覆盖中西部的36万所农村中小学,使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各高校陆续建立的学生就业服务网多达300多个,每年发布数百万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初步建成了18家大学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藏品资源总量超过10万件。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100多家大学图书馆参与了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数字化支撑环境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与数字资源建设,后者已形成以数字化图书期刊为主,覆盖所有重点学科的学术文献资源体系,资源总量超过180T字节。实施了"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已数字化100多万册中英文图书,并提供互联网上的共享服务。建成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 800种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 000个,成员馆过百家。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进展顺利,56所高校的561台仪器设备信息上网。

  5.信息类教材和课程建设

  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中,建成了供高等学校学生使用的10 000余种(包括各种形式:纸制、电子等)高质量教材,其中信息类教材为1 200余种(包括新编与修订),改变高等学校一些教材内容陈旧、种类单一的现状。我们还大力引进了国外优秀计算机教材(仅华章就影印约180种,翻译约200种),促进了双语教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的补充申报工作,还将有大量的信息类教材进入补充规划,以促进教材内容的更新,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也组织编写了"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对培养信息化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我们也将在质量工程中予以支持。

  为解决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截至2006年,已经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1 139门(其中信息类精品课程136门)。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公布了已评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料和网址链接,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集中发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以上两个网站总点击数已超过2亿次。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湖北、黑龙江等省市先后建立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专题网站,很多高校也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国信息化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未达到4%,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从2002年开始,教育经费投入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3.41%下降到2006年的2.93%。近年来,国家通过重点建设项目,加大了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如房屋、设备、环境等硬件环境)获得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投入有限,专业建设、高水平师资的培养和引进、质量保证体系等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软环境建设方面明显弱化。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很快,高校信息类专业的硬件建设和更新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2.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产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由于高等学校现有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高校主动服务社会的动力不足,行业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现有的计划招生模式,使各学校缺少生存压力和改革动力,不必充分考虑市场对信息技术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实际需求,在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千人一面,缺少特色,导致一方面是同质化人才的过剩,另一方面却是市场紧缺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信息人才的严重短缺。目前,我国信息类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每年超过60万人,而根据原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2005年联合发布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今后几年内,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以100万人的数量增长,排在各行业之首。从数量上看,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应成为市场的紧缺人才,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3.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

  大学教育模式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课堂学习时间占学生全部学时的九成以上,实践环节薄弱,缺乏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不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中小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应试教育的倾向还很严重,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差。在目前信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经济与商业模式、专利意识等,作为工业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我们学生的软肋;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是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硬伤。

  4.师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当前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来源结构单一,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在企业从事实际项目研发和管理的经验,严重制约了高校培养实用型信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与国际一流大学有很大差距,具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研发经历的高水平教师比例较低,国际视野缺乏影响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师资竞争与淘汰机制,教师对掌握信息领域的新技术缺乏主动性。高校与企业数倍的薪酬差距使我国高校普遍留不住、引不进高水平的企业IT人才,引进国外IT人才更是困难。师资队伍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方面的差距,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人才培养。

  5.高等学校评价体系单一

  现有的高校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性研究成果,而以产品、专利、效益等形式体现的工程型成果的价值得不到重视。这驱使当前很多高校盲目跟风攀比,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对人才类型的实际需求,片面地将研究型大学确定为建设目标,严重忽视对工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而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过分强调纵向研究课题和学术论文的职称评审体系,使高校教师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对各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等硬性评估指标,使引进具有丰富实际项目经验的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十分困难。发表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学术性等规定,也导致我国研究生教育过于强调学术化,工程实用型教育缺乏应有的地位,造成人才培养结构失衡。

  6.面向大众的信息化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普及

  现阶段,我国信息化教育普及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众应用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技能较差。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有所扩大。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教育的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教育,培养一大批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信息人才以及数以亿计的掌握信息技能的实用性人才,提高全社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质量工程"项目支持,提高高等教育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在"质量工程"中,我们通过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建设,提高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鼓励信息类专业找准办学定位,办出专业特色。目前,已完成第二类特色专业点的遴选工作,其中信息类专业点有130个,涵盖了软件工程、集成电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以及动漫等信息领域。在已评出的21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信息类实验中心有42个,为信息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践的充足条件。在规划建设的4 000门国家精品课程中,信息类课程有136门,同时我们正在与IBM、微软和Intel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建设精品课程。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将大力倡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信息类项目的实践和创新,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积极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另外,在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等方面都将对信息类专业予以适当倾斜,促进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建设,进而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2.继续加强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推广软件学院办学经验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和国家计委于2001年12月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6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树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建立面向市场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不断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理念。经过近五年的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软件产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不同程度地缓解了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了区域软件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截至2006年3月,示范性软件学院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0 092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6 694名,研究生3 498名)。目前,示范性软件学院在校学生总数64 039名(其中本科生37 865名,研究生26 174名)。

  今后,示范性软件学院要继续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稳步扩大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模。同时,我部要将加强对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规范管理,采取竞争机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和奖励那些办学特色明显、成绩突出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在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动漫设计等产业急需的信息专业领域要逐步推广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经验,积极推动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分类培养,突出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重视新型交叉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3.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为使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得到大批高水平人才支撑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03年7月以来,我部批准了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批准了大连理工大学等5所大学筹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校生规模从2003年的6 887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17 463人。其中,本科生从4 175人增加到9 512人;工程硕士从744人增加到3 588人;硕士研究生1 506人增加到3 505人;博士生的在校生规模则从2003年的462人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858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局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从一开始就与产业基地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际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师资培训等形式的合作,与40多个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开展深入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借鉴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经验,我部计划选择发展基础好、具有产业环境的学校建立微电子学院,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办学,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集成电路实用性人才,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4.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提高信息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教育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加强产学合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是培养信息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产业与教育之间的互补优势,搭建了产业与大学、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等多层次的合作教育平台。通过与有条件的大企业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建立了一大批"3+1"(本科)、"2+1"(高职高专)、"1+1"(软件高职)培养试点,大力倡导"订单式"的高职教育,建立"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创新继续教育形式为企业定向培训高管人员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多元化的基地类型在多层次实用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我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国高校与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产生了许多重大合作成果,有150余家跨国公司同高校合作建设了联合研发中心。

  今后,我们要持续加大对信息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吸引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加大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整力度,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的优惠政策,促进高校与产业界开展全面合作,营造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氛围,不断提高我国信息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

  5.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国际化信息人才的培养

  信息类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国际化,要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和大型企业的合作交流,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我国信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我国信息产业走向国际化。

  6.积极构建信息化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信息技术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将通过实施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等系列项目,建设各级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网络教育统考网上考试系统及题库以及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推进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初步构建起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转自《计算机教育》2008年3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一座云桥,让农村教师与师范生互助成长
· 扬州:信息化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如何让信息课上得更成功
· 教育部:信息化教育破解“缺师少教”难题
· “十二五”期间 呈贡将建成信息化教育体系
· 清远市乡镇学校也实行信息化教育
· 宜宾市27万学子享受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
· 福建:信息化教学构建现代教育新模式
· 信息化的大学教育: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变革
· 山东青岛:打造小学开放式信息化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