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0年第7期 > 教学研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0-07-06    华南理工大学

字体大小: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大学,尤其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性责任。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和难以破解的难题。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只有深刻认识和遵循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学才能较好地培养创新人才。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上述问题,通过强化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氛围,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创新教育理念,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200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和创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学校认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先导和前提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片面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面的铺陈,低估了学生知识存量的深度和广度,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程序化的知识传授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有时甚至阻碍了学术"天才"、尖子生开展学术探究的激情和个性的张扬。尖子生、"偏才"、"怪才"有着不同寻常的知识和智力结构,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殊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知识学习、被动学习和基础学习观念,树立起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三位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辩证统一、"带着问题打基础"的学习观念,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的模式,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如果把培养创新人才比喻为种树,那么传统的模式是先长好根,再长树干、枝叶;新的培养模式则是让树根、树干、树叶同时生长。我校秉承研究型教学、学术无起点、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倡导一种"倒过来"的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以科学研究促进和带动学生的学习。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促进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

  二、组建各类创新班、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传统的千人一面、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适应批量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但不利于尖子生成长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个性化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优才优育。近年来,我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学科专业特色,组建了各类创新班、强化班和教学改革试点班达25个,学生数占在校生的10%,每届达到600多人。学校为这批尖子生、特长生制定了"度身量造"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学分和课程认定方法、单一的学业成绩评定标准、程序化的教学组织和学生学籍管理方法,采取导师制、小班上课、个别辅导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个性化的教育使得常人眼里的"坏孩子"在华南理工大学摇身一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偏才"、"帅才"。

  (一)探索实施尖子生、特长生培养的优才优育模式

  近年来,学校拓展强化培养的专业范围,拓宽优秀人才的培养途径。在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电类联合班、计算机类联合班的基础上,2008年9月,学校组建了理科基地班,着力培养理科研究型人才。2009年3月,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按照"2.5+1.5"模式组建基因组创新班,培养科学前沿研究学科交叉型人才。创新班学生从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和理学院相关专业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前5个学期在学校学习,后3个学期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采用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完成学业。学校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派出教师跟班落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选派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专家,以兼职形式进行创新班专业课程教学,并担任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二)探索实施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等长学制培养模式

  2009年9月,学校采取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新模式,开展"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长学制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人才。组建了机械类创新班(本-硕连读班)、工程力学创新班(本-硕连读班)、材料类创新班(本-硕-博连读班)、化学类创新班(本-硕-博连读班)、数学类创新班(本-硕-博连读班)等5个创新班。创新班在本科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基础、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专业领域初步训练,硕士阶段强化学科基础和研究开发训练,博士阶段强化深入研究和创新发明,本-硕-博培养统筹优化,有机衔接。

  (三)探索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在校生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的模式,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生产与社会领域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007年4月,学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订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核电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探索实施"3+1"学制模式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根据该协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每年春季从我校三年级全日制学生中预先招聘在校本科生,并与其签订"预招聘合同"。学生第4年进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基地实施对口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007年10月,我校法学院与广东省合盛律师事务所、广东省法学会西南法律人才研究会共同创建法学实践性教学实验班。该实践性教学实验班模式属全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首创,采用专家授课、专家个别指导和直接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法学院聘请校内外高层次的教师、法律实务界精英授课,并安排学生前往律师事务所、法院等部门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

  2008年9月,学校与香格里拉酒店联合建立"华南理工大学香格里拉班优才培养计划"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探索实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通过学校教学培养方案与香格里拉优才培养计划的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应未来国际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酒店管理专门人才为目标,构建高校与著名酒店集团全方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2009年11月,学校和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广日电梯创新班,实行"3+1"模式培养研发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与产学研相结合,为大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班

  2008年6月开始,学校按照"2+2+2"模式,每年从我校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包括毕业论文)后进行分流,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此外,学校还在电子信息学院设立转专业班,每年从二年级各专业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行信息工程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五)积极推进国际联合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校与美国纽约大学POLY理工分校、美国罗杰斯(Rutgers)州立大学等8个国家(或地区)的19所高校合作,采取包括"3+1+1"本-硕、"3+2"本-硕、"2+2"双学士学位、"2.5+2"双学士学位、"1+2+1"双学位、"1+3+1"双学士学位、"4+1"本-硕双学位、"4+2"直升硕士、交换生、联合设计、暑期班、游学等12种项目类型,培养外向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学校还设立了7个专业双语教学试点班、1个全英文教学试点专业和1个国际化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三、打造创新平台,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继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的根本在实践,只有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才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平台,提供舞台。近年来,学校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室,整合学科、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打通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了25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高标准建设了工业培训中心、电子工艺教学实习中心等一批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了336个校外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先后与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功能性低聚糖研发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制造业数字化联合实验室",与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共建"华工海天塑机技研培训中心",与德国宝马公司共建"宝马汽车培训中心",与日本三菱公司共建"三菱电机FA实验室"等2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

  学校还努力搭建学生创新活动舞台。1999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计划(2004年改为学生研究计划),2002年启动百步梯攀登计划,每年拨出100万元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再投入200万元经费,启动了面向广大本科生的学生研究计划;自2007年起,启动实施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9年起,每年投入100万元,启动本科教育产学研合作项目。2002年至今,共投入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经费约2100万元,立项项目达到5440项,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约2.5万人,目前全校约4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科技项目初步训练。"百步梯攀登计划"、"学生研究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多管齐下,构成了完善的本科生科研体系,建立了广阔的创新活动舞台。

  四、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我校两名2004级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炎黄一号"基因组研究,成为以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作者。2009年8月,2006级计算机联合班本科生邵浩靖在《科学》杂志署名发表了题为《40个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蚕的驯化事件及驯化相关基因》的论文。2009年12月7日,由我校"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生罗锐邦作为并列第一作者、金鑫同学作为署名作者的《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的生物技术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该论文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并指出了未来的医学研究方向,反映了我国基因组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南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我校学生均以傲人的科技发明成果喜获业内公认的学生界"院士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创下了广东高校学生获奖之最。

  近年来,我校学子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微软杯软件开发大赛、国际和全国机器人足球大赛、趋势百万程序大赛、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等一系列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生获奖成果层出不穷。仅2004-2008年就获得国际、全国或地区大奖1035项,其中国际奖79项,全国奖项339项,地区及省级奖项617项。2007年9月,软件工程专业2004级学生许少煌和他的团队的创业项目007OS.com正式被国内实名制社交网站亿聚网以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其中,主力研发中国首个基于社会性网络的WEBOS(网络操作系统)已经取得关键技术突破。许少煌同学研发的操作系统获高价收购事件,被央视国际、人民网、新华网、广州日报、新快报等媒体竞相报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8年我校本科生申请专利11项,发表英文论文13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篇,发表其他论文34篇。2008年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奖励27项,国家竞赛奖励110项,省级竞赛奖励248项。在2008年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3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创作的"基于视觉跟踪技术的残疾人辅助系统",让肢残人士通过眼珠的移动来轻松地操纵电脑,实现打字、浏览网页等功能。该作品凭借思想新颖、功能完善和远大的应用前景等优势,与来自中国、美国、印度、港澳等6个国家与地区的精英团队展开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了特等奖,一举捧得了比赛的最高奖项--"英特尔杯"。2008年2月举行的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暨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24名学子组成的8支参赛队伍表现出色,6支队伍获得了一等奖,2支队伍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总成绩在全球参赛高校中名列前茅。

  2009年我校共有121名本科生在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奖。我校学生获2009年"挑战杯"大学生校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成绩,以团体总分第五位、排名第九的优秀成绩再次捧得"挑战杯"竞赛的"优胜杯"。其中,工商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董晓燃团队以《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作品获得特等奖。该文的写作建立在已完成的一份调查报告上。那份通过3000余名学生在28个省、区、市的调研形成的报告,不久前受到温总理亲笔批示,得到了总理高度肯定,称"他们的思想、热情和活动,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人民、民族的关心和热爱。"

  2009年4月,在公认的世界最顶级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第33届世界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ACM-ICPC World Final)中,由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组成的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取得了世界排名第13名、亚洲季军的好成绩,获得了一枚宝贵的ACM-ICPC World Final铜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和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学校学生的毕业率逐年提高,就业质量明显提升。近三届(2003、2004、2005级)学生的毕业率分别达到91.83%、94.84%和95.23%。2006、2007、2008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6.05%、96.85%和97.24%,位居全国重点大学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单位统计来看,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强,毕业生就业单位层次较高,如2008届毕业生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有559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796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研究生
· 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 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华为实验班开班暨华为ICT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 高水平大学如何培养“未来大先生”?
· 重磅发文!控制部分管理类人才培养规模!
· 杨德广 宋丽丽 | 如何选拔和培育教育强国之师
· 贵阳高新区:探索东西部协作人才培养机制
· 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批医疗装备领域领军人才
· 中央财大为基地班每名学生定制培养方案,配备最强导师——培养更多未来经济学拔尖人才
· 着力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