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提升教学资源
在电气工程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承担本科生主干课教学的优良传统。学术带头人在领导各自团队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同时,也在教学改革和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些团队积极将科研成果运用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建立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到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多重渠道,形成了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
2.3.1 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学资源,而创新的教学资源需要充分吸收学科建设和创新科研的成果。因此,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实现教学、科研相长并进:
(1)坚持做好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作为基础和保障。换言之,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不仅是研究型大学引领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需要。
(2)建立一支教学与科研都追求卓越的创新教学团队,将科研成果纳入课程建设;坚持由知名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教师的高水平科研的经历将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3)正确处理考核与晋升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完善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办法,确保教师教学精力投入到位。
(4)推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加大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建设设备完备,突出行业背景、工程案例和典型应用的教学科研联合实验室;逐步实现所有专业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
(5)推进本科生进入项目组、课题组,倡导毕业设计选题源自科研项目。只有亲身经历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意识。
2.3.2 提升教学资源现代化水平
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还要整合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我校为例:
在校级层面上,建成了集学习、研究、生活等全方位支持的信息网络助学平台;建成了集资源建设、使用、管理、成果展示为一体的课程中心。
在专业层面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网络化管理;搭建了电路、电机、电力系统等精品课程网上助学平台,实现了网上大纲解读、布置作业、讨论答疑和在线测试,有力地支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院建成了实验仪器网络管理平台,将各专业实验室拥有的大量试验仪器进行资源整合、共享利用,为从事课外研学活动的本科生提供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