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7期 > 研究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节选)
2011-07-06    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字体大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节选)

  (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一、本专业的学科基础

  1.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介绍

  1.1.概述

  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专业(专业代码:081401)是一门解决“民以食为天”问题的专业。支撑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根据国家科技部的学科分类,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学、生理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工程学等学科在食品中综合应用的多学科交叉学科。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性质以及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各种单元操作加工对食品质量品质的影响和确保食品在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中维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开发和创造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美味、安全、方便等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技术、加工过程和设备装置,实现规模化、连续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食品制造。

  本学科涉及食品制作加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代表书籍如北魏时期(386-534年)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此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提到了许多食品加工如干制、腌制的方法。世界上第一个用热空气人工干燥食品的例子是1795年在法国,1810年法国尼古拉·阿培尔发明了食品罐头的商业化灭菌技术。但就其教育而言,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坎坷旅程方初具规模。

  食品学科的产生与农业、医学和化学等相关学科密不可分。国际上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科学系最早可追溯到1893年,原先这个部门是一个乳牛场,这所老建筑现在仍然是农业和生命科学系的中心。1991年更名食品系,增设乳品相关专业。目前,食品科学院除了在研究、教学与拓展活动方面具有优势外,还是乳品研究的科研中心,并且经营乳品厂和乳品商店。然而,食品科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出现于大学中,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始于20世纪后半叶。

  我国食品学科起源于1902年我国中央大学创办的农产与制造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52年我国借鉴苏联的经验,在第一次院系调整中,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江南大学等校的食品、农业化学等系合并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即原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改名为江南大学)。这便是我国最早招收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高校。随后,1958年又进行了一次专业调整,此次新成立的天津科技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也相继开始招收食品科学方面的本科生。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本专业的研究生教育。1984年开始设立食品科学专业并建立食品工程博士点,随后又建立了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博士点和粮食工程博士点;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卫生与检验、食品分析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冷冻冷藏工程、蜂学(部分)等专业合并组成为一个专业,统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成为本专业的一级学科,包含四个二级学科: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及与贮藏工程。1998年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1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表中新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