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9年第3期 > 主任论坛
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开放——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2009-03-06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院士

字体大小: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历经30年。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地,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高等教育的伟大成就,首先应该归功于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差不多就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不久,改革开放即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如恢复高考、派留学生出国等。这两项对中国发展的意义之大,怎么估计恐怕都不过分。其后,一些大学陆续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如加强基础,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等等,成绩斐然。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除了回顾伟大成就之外,是否应该探究,高等教育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之路何在?本文仅就此略述浅见。

  我们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的联系还不够。在系统内部,学科壁垒现象严重,研究资源未能很好地对大学生开放。

  可以把教育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重要特性是其开放性,而开放性又主要在于联系。既包括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联系,又包括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联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的联系还不够。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局限在学校内部。局限于系统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颇有些说教,表现不可能生动,缺乏活力。成效自然不会很好。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方面,大学吸取外部社会的营养不够。外部社会对大学的知识转移渠道不畅,而这一点更是教育系统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

  在大学内部,系统的开放程度也不够。学科壁垒现象严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大学生在专业方面鲜有交流。研究资源未能很好地对大学生开放。一方面,一些在研究方面非常活跃的教授却没有活跃在对大学生的讲坛上。另一方面,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基本上与大学生隔离。

  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方面,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们的高等教育其实并未真正对学生开放。对大学生开放,教师不能只是传道者,不能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旁观者。

  何谓进一步对大学生开放? 难道是进一步扩大招生,非也。

  不妨先看看传统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整个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唐代韩愈之师说,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基本含义亦是如此。这两个基本功能毫无疑问是必需的。但仅仅只有这两个功能,还称不上好的教育。

  我们的高等教育其实并未真正对学生开放。

  在我们的传统中,一个大学教师,把一门课讲得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应该就算一个好教师了。通常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视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这当然是一个好的传道者或布道者所必须具备的。然而更好的教育难道不应该进一步开启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吗?学生是否就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在我们的传统中,师道尊严。学生尊敬老师天经地义。问题是这种尊重不能泛化到教育上,不能以丧失学生的主动性、质疑能力等为代价,更不能让教师在学术和知识上也成为绝对的尊者。

  在我们的传统中,教与学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自不待言,即便是实践环节,包括很多学校对优秀学生开展的课外创新活动,学生也基本上是在老师的框架中进行。这样的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那么学生能否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质疑者、体验者、探索者呢?答案是肯定的。何能如此?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即可,笔者对此曾有专门探讨,此处不再赘述。

  我们通常为学生设计了完整的专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修课、选修课;不仅有本专业的课,还要选修外专业的课。体系的设计颇为完善。基本的体系应该有,但是除了必要的体系,是否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而不至于让学生封闭于某个体系之中呢?允许选修外专业的课程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开放,但学生依然处于相当的束缚之中。试想,如果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为某一个课题或项目协同工作,他们由此而进行的相互学习、交流所得到的知识空间和知识开放程度,恐怕远大于选修一两门外专业的课。于大学生而言,这是打破学科壁垒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还可以进一步审视一下各个学校都不断进行的教育改革。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的进程都是完全由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主导的。其实教与学的活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缺一不可。既然如此,教育改革的进程为什么不能对学生开放一些呢?

  可见,我们有太多的方面需要对学生开放。对大学生开放,教师不能只是传道者,不能为绝对的尊者,不能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对大学生开放,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封闭在自己的专业中,更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旁观者。

  社会和业界需要进一步对高等教育和学生开放。如果因为校内实践条件的改善而使学生更加封闭于校内之中,那将是高等教育的灾难。

  我们的社会和业界对高等教育的开放明显不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我们社会或业界对高等教育有过非常开放的时期。诚然,在那些时期,可能存在否定基础的一面。但是,当我们反省之后决定加强基础时,原来的积极一面就像洗澡水一样被我们泼出去了。近年来,教育部以及很多学校都在强调加强实践,各个学校的实践条件在本科教育评估的促进下也改善了许多。然而,很多学校的学生实践环节却更多地封闭于学校之中。殊不知学生在社会和业界的实践是在校内的实践所完全不能比拟的。笔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反复强调,如果因为校内实践条件的改善而把学生的实践更加封闭于校内之中,那将是高等教育的灾难。要改变这种状况,仅靠大学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社会和业界在支持学校实践活动方面过分功利的考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业界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另外一方面,应该把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包括著名大学)推行"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把社会服务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专业教学活动的一种改革,更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的尝试。试想,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和体会社会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与需求,除了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可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这难道不是更生动、更有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大学尚能做到,中国大学何如?当然,要做好服务学习,除了大学师生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社会人士的帮助。总体而言,我们的社会还要进一步对大学生开放。

  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对社会和业界开放。社会或业界向大学的知识转移于教育而言同样非常重要。

  很多大学已经把社会服务作为其基本职能之一,也就是说要实现大学向社会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转移。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转移,即社会或业界向大学的知识转移。应该有更多的社会或业界人士走上大学的讲坛,不仅是讲座,还可以包括授课。此外,在大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业界人士提供的指导咨询对于学生亦将大有裨益。

  前述的服务学习,其实也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和业界进一步开放的体现,也是社会知识以某种形式向大学生的转移。教育就其宗旨而言,就是要培养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认识和参与一定的社会服务。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大学进一步对社会和业界开放。

  更进一步,大学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有社会或业界人士的参与。他们在社会或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无疑应该有很大的发言权。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是封闭于学校之中进行的。总之,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开放。只有更加开放,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才会更有活力,更富于生命力,大学生才会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高等教育应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承担六大任务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 高等教育要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下)
· 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
· 以“三个有组织”增强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推动教育强国战略
· 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