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不断增强,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1],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温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深刻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2]因此,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一支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是我国今后若干年内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任务。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师比问题
高校扩招以后,造成生师比过大,2007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2700万人[3],而专任教师仅116.8万人[1],宏观生师比达23.1。尤其是普通高校,包括相当一部分重点高校,一堂基础课的人数达200人以上;本科的毕业设计教学,一位指导教师要带8~10人,甚至更多;一些必要的小班习题课被取消,教学质量堪忧。
造成生师比过高的主要原因有: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内地民间与国有企业对高校的资助没有法律依据与鼓励政策,也没有形成氛围;许多普通高校为了留住教师,给教师的待遇过高,为了降低学校的成本,只能减少教师数量,从而造成高生师比。
2.教师来源与结构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缺乏国际一流的专家教授与著名学者,即使像北大、清华这样国内顶尖的大学,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加之目前高校的体制与机制存在的问题,要吸引、集聚国际科技前沿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在2000年前后,为适应高校扩大招生的需要,各地组建了一批专升本学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师资队伍质量亟待提高。
其次,教师来源单一化。目前,国内高校教师除极少数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外,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背景。以德国为例,德国法律规定,工科教师必须在一流的企业从事设计与工艺工作10年以上,才有资格被聘任为教授。而我国的高校教师由于跨学科修学的机制不顺,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单一,知识结构偏窄,难以胜任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
再有,教师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教辅队伍薄弱;相当多的高校教学实验室师资匮乏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实验室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能工巧匠[4];一些一流的高校,学缘近亲繁殖,妨碍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此外,各校师资队伍活力不足,难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的有效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难以形成高校之间教师的正常流动机制。目前,在我国一流大学中普遍存在人员过剩的现象,一些人不能胜任一流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这一方面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其他一般院校来说,这些人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当前的高生师比情况下,形成人才流动机制,优化师资队伍,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
3.对教学的投入与认识问题
毫无疑问,大学与研究所最大的区别在于学校要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一度受"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影响,高校的生存主要依靠办班及做科研来维持,这种情况直到国家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后才有所好转。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教学两个中心论"被扭曲,科研是硬指标,而教学则是软指标。科研的目标成果、方法成果、思想成果,并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形成有效的"教育力",这反映了科研、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职称评定、岗位定责等高校"指挥捧"系统,也一直存在重课题项目、轻教学质量,重科研论文、轻教学研究的问题。
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4号文件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要承担本科课程教学任务。但是,现在很多教授,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一流教授大多忙于搞学科建设、参加各类项目申请与评审会、填各种报表、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指标,并为此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有的学校为了得到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让教授们挂名点缀,其实只不过讲一次导论课而已。
由于相当多的一流教师不在教学一线,或即使在一线,也没有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讲课时只能照本宣科。一些学生向笔者反映:有些教师的讲课水平还不如重点中学的一流教师。根据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的调研发现,某一重点大学的学生到课率仅70%[5],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重点高校也是如此。笔者每年应邀去3~5所高校就此举办座谈会,据了解,一般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的学生到课率不足50%,而这门课程的及格率却绝对不会低于90%。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就业与学校的声誉,甚至硬性规定不及格率不得超过5%。
笔者认为,一流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由教师系统地总结与传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现状与发展趋势,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对知识进行加工再创造的劳动过程。教师是启迪学生对某一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发生兴趣的领路人。遗憾的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的管理者与教师却认为,只有科研才是创造性劳动,而教学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这种认识上的低位,导致许多教师不认真研究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规律,"教研室"被撤消,取而代之的是研究所或课题组,这大大弱化了教学研究的功能。2007年,一位从法国回来的博士,对全国"985工程"高校开设研究生重要公共学位课程"数值分析"的教学内容做了一次调研,其结论是教材与教学内容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
二、改革机制,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
1.改革教师聘任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美国一流大学聘任教授的原则,是必须每年给本科生上课,而其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能否被聘任的基础;博士毕业后若想成为大学教师,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及不利于学术创新与交流,一般要去其他学校应聘。一位刚刚毕业的博士受聘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此时正是其萌发创新思想的旺盛期,在教授的领导下进行充满原始创新活力的工作;而此时对他的教学工作而言只是做准备,替教授当辅导教师,是积累教学经验的时期。这就从机制上保证了教授是以培养人为第一的不可动摇的地位。目前,国内诸多高校让没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讲大课,这事实上是误人子弟,也是学生到课率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建议教育部从法规上改革教师的聘任制度,并保证教授必须上课。对于特别受学生欢迎的老教师,只要身体允许,应继续聘任(可不占用教授的名额指标)。
2.深化校、院(所)人事制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师资水平
中国科技大学实施了"科研院所和高校院系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改变了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互割裂的状况,实现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建设,一大批院士与著名学者奋斗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这个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美国的一批一流国家级实验室挂靠在一流高校,其根本原因是大学具有学科交叉、学术自由的浓厚氛围,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极为有利。我国要加快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的事情,国家的一流研究所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应从法规与制度上提倡,并根据双赢的原则,将一批国家一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或实验室引进大学。
3.建立终身教授制并与教师的正常流动相结合
要保证高校教学高质量、高水平的关键是要有一批稳定的一流教授,而要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必须吐故纳新,必须建立终身教授制并与教师的正常流动相结合。目前,国家正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条例,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人员正常流动的宏观法规,各高校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4.建立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基层组织
高校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离不开一流的教师、教学和教研这三要素。在教研室这个基层组织被取消后,如何重建新的基层组织,以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需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目前出现的教学团队也是人们所探索的一种形式。但据笔者知,由于没有习惯上的行政约束力,这些团队拼凑的不少,尤其是系列课程的教学团队更是如此,教研的功能相对仍很薄弱。建议在研究型大学建立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基层组织;在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一般院校可考虑恢复教研室。
5.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对新教师进行上岗前系统化的培训;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培训;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的教师应系统地补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逐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建议修改高等教育法,建立规范的带薪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学术水平。学术休假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出国教学/科研进修、合作;撰写教学/科研专著与论文;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休假应规定每年的最少天数,具体执行可跨年灵活掌握。
6.采用"母鸡下蛋"方法,提高师资水平
类似美国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开办若干相对独立的分校的做法,我国广东的五邑大学是1985年在广东省政府与爱国华侨的支持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领衔创办的,现已成为广东省颇具特色的地方高校。这种"母鸡下蛋"的经验值得总结,并应在新形势下加以推广。譬如,国家可以制定鼓励政策,鼓励像"985工程"学校这类的院校到中西部地区去筹建分校或者传、帮、带当地的高校,以缩小各省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从而提高该地区的师资水平。
三、讨论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倡议,在认真学习温总理讲话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高校工作30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问题提出了上述看法和对策建议,不妥之处请广大高校管理者与教师提出批评、指正与完善,大家共同为"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2]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卫红.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堆进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9(1)
[2]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2009.01.04
[3] 刘延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教育报,2009.01.04
[4] 周远清.开展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在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的讲话.中国大学教学,2009(1)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