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7年第9期 > 研究报告
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平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二)
2007-09-20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讨论稿)

  一、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逻辑设计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 理论教学部分
  1.数字电路基本概念
  1)掌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过程及有关参数。
  2)掌握TTL、CMOS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主要外特性,了解ECL及其他MOS门的主要特点。
  2.数制与编码
  1)掌握常用数制。
  2)掌握常用编码。
  3.逻辑代数
  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定律和运算方法;掌握由简单逻辑命题建立函数的基本方法。
  2)掌握逻辑函数的几种描述方式,含表达式、表格、图形、硬件描述语言。掌握简化逻辑函数的基本方法。
  4.组合逻辑电路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5.触发器
  1)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2)掌握触发器电路的逻辑功能、电路特性及其应用。
  6.时序逻辑电路
  1)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了解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7.存储器电路
  1)了解MOS存储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集成存储器的逻辑功能、电路特性和应用方法。
  8.可编程逻辑器件
  1)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方法。
  9.A/D和D/A电路
  1)掌握D/A转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A/D转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10.数字脉冲电路
  1)掌握脉冲信号的基本参数。
  2)掌握常用脉冲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波形瞬态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参数工程估算的方法。
  11.边界扫描电路
  1)了解数字电路中的边界扫描技术。
  2)了解JTAG标准电路。
  (二) 实验教学部分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数字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能,并能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进行调整和测试。
  1.能力要求
  1)掌握常用数字集成电路主要参数及逻辑功能的基本测试方法,具有查阅集成器件手册的能力。
  2)了解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率计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调试方法,具有波形分析及其主要参数的工程估算能力。
  4)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能力。
  5)具有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简单数字逻辑系统的能力。
  6)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具有分析误差的初步能力。
  2.参考实验内容
  1)基本实验:数字电路器件测试、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电路等。
  2)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综合性实验。

  三、说明

  1.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电路分析。
  电子线路(I)。
  2.建议学时
  1)理论教学:不少于64学时。
  2)实验教学:不少于24学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