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9年第10期 > 主任论坛
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
2009-09-30    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

字体大小:

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

李培根教授在教指委举行的会议上讲话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几乎成为高等学校的共同追求。在很多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人们正纷纷探索教育改革。目前,已经有了一些不同的创新教育模式,而且不难预言,还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创新教育形式、方法等,但仅在形式和方法上认识创新教育是不够的。本文试图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目的在于让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高等教育有更深层横次的认识,从而使教师和学生能更自觉地探索和推行教育改革,而不仅仅停留在某些教学和实践的方法和形式上。

  那么,高等教育的根基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

  从根基上认识教育,恐怕要从人的存在及生存开始。存在与人的生存是人类的基本哲学问题。“失去了‘人’的存在奠基的教育,只能是无根的教育。无根的教育如同大厦之建于流沙。”[1]从人存在的意义上认识教育,实际上就是从根基上理解教育的本质。有位学者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做了很深入的研究 [1][2]。但本文并非从教育哲学的语境中涉及这个问题,而是在普通教育实践的语境中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对生存环境的改善

  这里指的环境包括一切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工具、文化等。脱离环境,人类是不存在的。尽管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关于存在的认识上有很大区别,但在这一点上恐怕并无二意。人类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断认识和改善环境的历史。

  既然需要不断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就需要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那么,对于教育而言,如何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认识周围的环境?如何使学生在观察环境时有更宽的视野?这就应该成为教育乃至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

  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恰恰在这一根本问题上没有很好地解决。我们的中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解各种难题上,一些被我们视为精英的学生参加各种“奥赛”,赢得各种奖牌,似乎为国家、也为他们自己争得了荣誉。然而,这些看似天才学生的视野过早地被限制在题海里,他们的能力也被局限在各种解题技巧中。如此的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究竟有多大好处?即使在大学里,学生虽不必沉迷于题海中,但是大学生们的视野依然更多地被局限在知识、技术及考试上。即便在课堂上,大学生们虽然也接受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等重大问题的知识传授,但那只是一种知识的灌输,缺乏教育的启迪和引领。

  连并非职业教育者的比尔·盖茨都认为,大学生应该关注人类的重大问题。所谓重大问题,实际上就包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近几年,“微软创新杯”一直都是围绕一些重大主题进行的,如“为所有人的更好的教育”、人类环境问题等。笔者也提出过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宏思维能力培养[3], 这也是创新教育中的一部分。

  一个人对环境的认识越深刻,他(或她)改善环境的欲望通常越强, 创新的可能性也更大。如果一个人对存在环境的视野越广,其做出的创新成果之意义也可能越大。

  因此,真正的创新教育,首先应该使学生具有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主动意识。这种环境不但是自然的、工具的、技术的,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和精神的。

  二、对自然的敬畏

  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其实,中国古代就讲究“天人合一”。庄子言:“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孟子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可见,祖宗是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不仅民众,即使是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还不能说很强。

  学生仅仅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的道理是不够的。教育的目的应该使学生把这一道理变成自觉的意识,甚至是一种习惯。今天的教育离此种境界尚远。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使环保意识渗透到青少年一代的日常生活中。譬如说,尽量节约使用纸张,节约用水,减少某些一次性用品(如木筷子)的消费,如此等等。这些看起来乃区区小事,但着实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意识。不得不承认,从我们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人们对此的关注明显不足。

  另外,真正好的教育应使学生不仅明白而且习惯地意识到,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改善环境的前提,作为创新的主要思路。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我们的创新教育才更有意义。如关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即是有益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此外,甚至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创新,都可以体现环保意识的创意。高等教育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意识,是今后教育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多增加一些相关的案例,而不管是认知实践还是课程作业,都应该有意识地把这一点作为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其结果是,不仅能使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

  对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言,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尤为重要。关于这一点,人们并非没有忧虑的理由。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某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面前,即研究与技术开发是否与自然和谐。也就是说,某些研究可能从出发点上就是反自然的,如克隆人。此问题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越是发展,此问题也越突出。人的求知欲望是无限的,如果某些科技工作者缺少科学伦理的约束,那么越是天才的科研人员,越可能产生疯狂的、贻害于人类的研究。大学有责任教育学生,不能只是执著于新的发现,却淡于思考其研究的目的是否会破坏“自然”。科技伦理还有待建构,有待深入未来知识分子的人心。对此,高等教育责无旁贷。

  三、对生命意义的尊重

  生命,尤其是人类生命,是宇宙最奇特的事物。人类的生命意义值得人们去敬畏。当今,很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和人类生命有关。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微软创新杯”,其主题是“Better education for all the people”(为所有人的更好的教育)。那一年的大学生参赛作品中,大多数都表现出大学生非凡的创新能力。有些是分别用于聋哑人、盲人、弱智人的辅助学习系统,还有用于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习辅助系统等。每一件作品都有特别的创意,充分表现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尊重。中国大学生在首尔虽然有不俗的表现,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学生在选题方面,与国外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在技术方面则无明显区别。这折射出我们教育的缺陷。

  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把对生命的尊重延伸到动物生命。前些年,某名校一高材生在公共场所公然虐待受保护动物,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虽然是极端的个例,并不具有典型性,但也能折射出我们教育的不足之处。

  让学生对生命心存敬畏,这应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与学习、与观察结合起来,从而转化成好奇和创新的冲动,这又是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

  四、对生存价值的尊重

  ·生存价值是什么

  人之在世,最起码的是能够生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存价值观。于某些人而言,能够维持家庭生计,传宗接代,即是最大的生存价值;而对于另一些人,其生存的价值却远不是能够“活着”。

  高等教育中人们所关注的生存价值当然不是“活着”。作为国家上层建筑之重要部分的高等教育,应该包括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深层次的生存价值的关注。那么,深层次的生存价值主要表现何在?

  首先,“求是”是人类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甚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求是的精神伴随着有历史记载的文明而出现,世界和中国历史上都不乏舍身求是的例子。但不等于说,今天我们的社会就已经充满求是精神,我们的高等教育就不需要特别关注学生求是精神的培养了。即便在我国的很多著名大学,甚至一些研究者(教师、研究生等)的求是精神还颇为欠缺,浮躁风气侵蚀着高等教育。

  伴随着“求是”这一生存价值的是“质疑”精神。为了求得对人们未知的、或未能广泛认同的事物或现象之本真原理的认识,需要对现实存在质疑。质疑是人类认识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也是人类的可贵品质。某些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经过人们的质疑,方可看出其背后潜藏的真理。甚至某些哲学家认为,“世界存在是令人震惊的,世界‘竟然’存在更是令人震惊不已”。维特根斯坦言:“可惊的不是世界怎样存在,而是世界竟存在。”[1]而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启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其次,“超越”是生存价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言,人类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不断超越的基础之上的。人类永恒地追求超越自己的生存能力,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不断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将来会体现得更加充分。另外,人都想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也表现在人对生存价值、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古今中外均有人生境界之说。古之士人、君子,今之文明人,都会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教育应该将人生境界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致力于强化学生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愿望[2]。那么,为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为了给人提供更好的超越自己的手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存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高等院校如何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爱也是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一个人应该爱他人,也需要被他人爱。更广义的爱还包括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对生存环境等的爱。尽管爱是人类的基本情感,而今天一些大学生身上似乎还有所欠缺。在很多大学里,情感教育也明显欠缺。其实,健康的情感是一个人成才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四,“可教育”也是生存价值的一部分。人是可教育的。既然人是可教育的,以教育作为基本任务的学校又应该如何使潜质各异、个性各异的学生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这一问题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尽管学校的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另一方面,学校是人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不是唯一的场所。学校的任务之一是给予学生终身接受教育的本领。

  ·尊重体现在何处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并不是很多人都对生存价值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即便在知识阶层,人们偶尔想到此,也只是作为一种知识性的认识,而非真正地融入自己的“存在”中。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很多人并不思考生存的价值,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却应该懂得对生存价值的尊重。那么,尊重的主要体现又是什么?

  对存在的承认是尊重的起码表现。尽管前面提到了高等教育应该关注的几种生存价值,这是从培养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角度而言的,当然是文明社会所必需的。但是,毕竟社会上众多的人对生存价值的理解不可能处于很高的境界。对于芸芸众生的起码的生存价值观,如“活着”,应该有一份尊重,因为那是大众存在的现实和权利。任何对普通民众生存价值观的不屑一顾是与现代文明相悖的。

  其次,高等院校对生存价值的尊重应体现在对存在的关注。要使学生明白,弱势人群的生存处境尤其值得关注。任何对社会底层民众生存处境的漠视都不是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行为。

  对存在承认、关注的基础上超越,这是对生存价值尊重的更重要表现。超越,一则体现在对大众生存处境的不断改善,改善完全可以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二则让更多的人(包括自己)对生存价值的体验能不断超越。在学校里,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超越对生存价值意义认识的同时,首先需要不断超越自己。

  还需要指出的是,对生存价值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生存价值,也是一种境界,是每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所应追求的。

  五、从根基上肥沃高等教育

  上文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出发,阐述了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最根本的几个方面。我们不仅需要从根基上理解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把认识落实到高等教育的具体工作中去,简言之,需要从根基上肥沃高等教育。

  “以人为本”——唯此为大

  前述几点,归根结底,乃“以人为本”。现在差不多所有的学校都宣称“以人为本”,但并非很多学校或教育者真正领会了“以人为本”的真谛。上面几点是学校中“以人为本”的要领。前述的思想若真正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而且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具有强烈的改善生存环境的意识,如果学生对生存价值的意义有较好的理解,如果学生有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则创新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了。那么,何能如此?只有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贯穿在专业的教育中。

  不能把德的教育仅当作知识的传授

  多少年来,我们的高等院校不乏德的教育,但成效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把德的教育仅当成知识传授,至少在形式上如此。德的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当然对专业及其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德育课不能仅局限在教室里,校园生活及社会显然是更好的课堂。国外很多大学都推行“服务学习”的理念,即让学生到社会中去,通过服务于社会,既提高道德素养,又尽可能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这实在是一举两得,值得我们借鉴。

  重视生存价值的人文体验

  我们教育的缺憾之一,是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即使是社会学说和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均强调其科学的一面。现在的高等教育似乎忽视了人文体验。前面提及的生存价值的意义,仅靠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则在于人文体验。因此,学校有必要思考,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好的人文体验的环境,以利于学生领悟和体会。

  把认识变成习惯

  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不能仅仅是知性的认识。学校的任务是尽可能把这种认识变成一种习惯或者学校的文化。做到这一点当然是不易的。首先是教育管理者要具备这种自觉意识;其次,要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多数教师的内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理念贯穿教与学的活动中。

  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

  教育者(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学校中最大的“以人为本”当是“以学生为本”。教育者地位的重要不在于其居高临下,而在于其引领和启迪的作用,且引领和启迪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无形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育者同时把自己作为一个受教育者。教育者要从存在和生存的角度去感悟教育,就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如此,方能用自己的超越去引领学生的超越。

  需要学校协同行动

  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仅靠几个有思想的教育管理者或者教师,不足以成其事。要把从根基上的认识变成行动,需要广大教师、干部、学生工作者,乃至职工的共同努力。没有学校的协同行动,多数人不可能有此意识。学校的工作是要把少数人的思想变成多数人的自觉意识,的确谈何容易。

  恰恰如此,对于有志于高等教育改革之士,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六、结语

  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个中道理其实很简单,既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又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实乃更高的境界。尽管此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但应该成为高等院校自觉的、不断的追求。真正困难之处在于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并变成教育者的自觉意识。对学校而言,实则一系统工程,非几人之力所能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

  参考文献

  [1] 高伟. 生存论教育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培根. 谈专业教育中的宏思维能力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高等教育应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承担六大任务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 高等教育要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下)
· 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
· 以“三个有组织”增强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推动教育强国战略
· 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