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
我国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受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专业分割很细。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就先后包括锅炉、电厂热能、内燃机、涡轮机、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冷冻与冷藏、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几十个小专业,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当时的发展相互适应。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 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几十个小专业压缩为9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冻与冷藏。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进一步将以上9个专业合并为1个,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从原来的几十个专业合并为1个专业,全国现在有120多所高校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计划将专业范畴作更大的拓宽,一场新的教育改革正在酝酿。
由此可见,在短短的十年内,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力度巨大,成绩斐然。
经过教育改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学生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因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和社会和国家需求等具体情况不同,本专业形成了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的各有特色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半个世纪以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他们是我国国家建设尤其是能源动力建设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2 影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本专业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师资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经费、实验室设备、教材、教学思想、教授科研方向等。办学应当与时俱进,培养人才的模式应当转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今后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对这些影响因素,都存在着与当前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材、教学方法都要相应改革,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双语教学或全外语教学必须予以重视。
本专业涵盖的产业领域十分广泛。能源动力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在各行各业中有特殊的应用,也是国家科技发展基础方向之一。能源动力领域人才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需求和经济分配状态的变化、科技发展的趋势、对本专业的生源、就业等形成了挑战,更是热能动力专业教育的关键。
2.培养目标及规格
2.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2 人才培养规格
2.2.1 学制 4年。
2.2.2 学位 达到国务院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2.3 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四个专业方向
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国家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
专业培养规格主要分“研究型”和“技术型”两大类。“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技术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允许学校在这四个专业方向外的能源与动力领域如可再生能源、能源环境工程等设立新的方向。所有方向必须具备本规范规定的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
研究型人才培养规格
本培养模式按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自身学科特点进行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可以进一步深造,成为能源与动力学科的专门研究人才和师资,也可在工程领域中从事与热能与动力相关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
本培养模式依托某一个工程领域,培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及专门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与该工程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毕业生应能够在该工程领域中从事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
2. 2.4 专业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2.2.4.1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专业素质
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 ,能从事本专业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
文化素质
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身心素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2.4.2 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较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工程设计和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工程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
有创新意识,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敢于涉足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2.2.4.3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具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选修等。
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概论等。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本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3.1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3.1.1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为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应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普通教育是理工科专业的通识教育,确保培养人才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体育、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为专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专业教育除承担传授本专业的知识的任务外,还要结合各校的优势与特色,传授相关学科知识,以提高学生进行跨学科应用研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教育则是决定本学科专业学生整体培养水平的,需要更多地体现个性化教育特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才能力的重要内容。教育内容的三大部分是一个整体,需要整体设计,并重视实践训练。
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与改革:
(1)由以教师“教”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体,建立新型平等的教学、师生关系。特别注意提高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对自学能力的培养。
(2)考核方式的转变:要从主要考核学生所摄取的知识转变为考核学生摄取知识后的应用能力,并突出考核学生综合应用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的能力。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变,使考试既可以考核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可以起到促进学习积极性和改善良好学风的效果。
(3)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实验改革,达到实验教学体系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从简单的理论课程的验证性过程转变为完整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突出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设计能力、缜密的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方面得到良好的强化和积累。
(4)由学年学分制向全面学分制转变。
(5)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进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应用为背景,强调交叉知识学习,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利用第二学位课程(辅修课程)及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学习一定的管理科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知识,注意提高人际交流、沟通、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3.2.2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本专业学科体系及相应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包括了目前的学科分类体系,也表示了适应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在此框架下构建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表1、表2)。
按四年学制计,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含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总学分数为150~180学分左右,综合教育的学分本规范不作规定(表1)。公共基础课程为65~85学分左右,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学分,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分为65~85左右。实践教学学分占普通和专业教育总学分的比例约为20%。
表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教育内容 |
知识体系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普通教育 |
人文社会科学 |
65~85 |
1040~1360 |
实践教学学分占普通和专业教育总学分的比例为20%
|
自然科学 |
经济管理 |
外语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体育 |
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 |
专业教育 |
相关学科基础 |
65~85 |
1040~1360 |
本学科专业 |
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 |
综合教育 |
思想教育 |
5~10 |
80~160 |
供参考 |
学术与科技活动 |
文艺活动 |
体育活动 |
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
专业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课程)又可分为:
1)学科基础课程(必修课程):代表热动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原理。
2)专业方向课程(必修课程):核心必修课程以外与各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衍生的应用方向特色有关的一组重要的基础课程,该组课程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自主选择,技术型与研究型模式的大学的侧重应有所不同。
3)实践性环节 :实践教育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4)相关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导论性课程,介绍相关学科的学科背景、知识体系及研究方向有一个全面的概括和介绍。
5)特色课程(选修课程):包含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深层次课程;前沿性讲座;体现各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
表2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内容与学期安排
学期 |
知 识 体 系 |
1 |
公共基础课程 |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 |
|
|
综合素质课程及讲座 |
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自选活动 |
2 |
|
|
3 |
学科基础课程 |
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实验,实践训练 |
4 |
5 |
|
6 |
|
专业课程 |
实践环节 |
专业知识 |
7 |
|
8 |
|
专业实践训练 |
3.2 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机械、电工电子、热科学、自动控制、环境学和系统工程等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构成。按照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色构建课程体系。本规范推荐下列有代表性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以能源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课程体系,供参考。
将专业必修课组合成不同的模块,是本课程体系的特点。在对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模块,可以突出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还特别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3.2.1 公共基础课 推荐学分:65~85。
目的
本部分课程的任务在于构建一个适合所有专业方向的坚实的、适应面较宽的基础知识平台,给出学分选择范围是为了留下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型或技术型)和教育改革要求进行调整的余地。本部分为各专业方向的公共课程。
课程体系未分研究型和技术型,但基本兼顾两种类型培养规格。对培养规格的定位,则根据专业的特色由学校自己选择。
课程内容
表3 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专业公共课程)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学分范围 |
两课或政治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1.5~3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3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1.5~3 |
邓小平理论 |
2~4 |
法律基础 |
1.5~2.5 |
思想修养 |
1.5~2 |
军事理论 |
1~2 |
外语、体育 |
大学英语 |
12~18 |
体育 |
4~8 |
数理化 |
高等数学 |
8.5~12 |
线性代数 |
2~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3 |
计算方法 |
2~3 |
大学物理 |
5~8 |
物理实验 |
1~3 |
大学化学(或工程化学) |
2~2.5 |
计算机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0.5~2 |
计算机程序设计 |
3 |
人文、艺术及经济管理类选修课 |
8~16 |
合计 |
65~85 |
基本要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按照不低于教育部理工类相关课程的基本要求安排。
其他课程按照教育部相关课程基本要求或本校规定执行。
3.2.2 学科基础课程 建议学分:30~45 ,实习实践课程: 5.5~9学分 。
目的
学科基础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在公共课程平台基础上向本学科体系的拓展与延伸,体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共性,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该部分为各专业方向的公共课程,但各专业方向可根据自己的特色有所侧重,但对如何侧重本规范不作硬性规定。
学科基础课程的课程基本内容
表4 学科基础课程内容(专业公共课程)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力学类 |
理论力学 |
2.5~4 |
材料力学 |
2~4 |
机械类 |
工程图学 |
3.5~5 |
计算机绘图基础 |
1~2 |
机械设计基础 |
3~5 |
电、算及控制类 |
电工电子技术 |
6~8 |
电工电子实验 |
1~2 |
微机原理 |
2.5~4 |
自动控制原理 |
2~3 |
热科学类(小学时用于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
工程热力学 |
2~4 |
传热学 |
2~4 |
流体力学 |
3.5~4 |
热工基础实验 |
1~2 |
合计 |
30~45 |
环境类 |
环境工程概论 |
2 |
实习实践课程
(16~31学分) |
金工实习 |
2~3 |
认识实习 |
1.5~3 |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
2~3 |
合计 |
5.5~9 |
合计学分 |
35.5~54 |
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热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的体系框架及分析研究方法;了解现在热能与动力学科的最新发展及前沿领域。
3.2.3 专业方向课程 建议学分:20~35 ,实习实践课程:14~26学分 。
目的
突出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内容
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下表为本专业方向推荐的核心课程(必修),学分为15~30,其他课程各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和社会需求情况自行确定,学分范围10~15。在各专业方向课程组中,各校应根据需要自行确定一定比例的实验(实践)教学课。
表5 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课程内容(含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核心课程 |
热力设备原理(锅炉、汽轮机、燃汽轮机) |
5~8 |
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工程) |
2~3 |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能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
2 |
热工测量与信息处理(热工信号处理技术) |
2 |
热力环境控制 |
2 |
洁净燃烧技术 |
2 |
燃烧学 |
2 |
合计 |
15~20 |
实习实践课程 |
锅炉课程设计 |
1.5~2 |
汽轮机课程设计 |
1.5~2 |
生产实习 |
3~4 |
毕业设计 |
8~18 |
合计 |
14~26 |
选修课程 |
各校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
10~15 |
合计 |
核心课程+选修课程 |
25~35 |
表6 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课程内容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核心课程 |
热力发动机原理 |
3.5 |
热力发动机结构 |
2 |
热力发动机设计 |
3.5 |
能量转换与应用 |
2 |
汽车工程概论 |
4 |
燃料与燃烧 |
2 |
金属工艺学 |
2 |
热工测试技术 |
4 |
合计 |
22 |
实习实践课程 |
热力发动机课程设计 |
1 |
热力发动机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
1 |
能量转换利用系统课程设计 |
2 |
数值分析软件实践 |
1 |
毕业实习 |
2~4 |
毕业设计 |
8~18 |
合计 |
15~25 |
选修课程 |
各校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
10~15 |
合计 |
核心课程+选修课程 |
32~37 |
表7 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课程内容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核心课程 |
制冷原理 |
2(4) |
低温原理 |
2 |
人工环境设备 |
2 |
人工环境自动化 |
2 |
暖通与空调 |
2 |
热工测试技术 |
4 |
合计 |
14 |
实习实践课程 |
人工环境课程设计 |
1.5 |
人工环境实验(制冷与低温设备拆装实践) |
2 |
制冷机实践 |
3 |
毕业实习 |
1 |
毕业设计 |
8~18 |
合计 |
14~24 |
选修课程 |
各校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
10~15 |
合计 |
核心课程+选修课程 |
24~29 |
表8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课程内容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建议学分 |
教材(供参考) |
核心课 |
水轮机 |
2.5 |
刘大恺《水轮机》(水利水电出版社) |
水轮机调节 |
2.5 |
沈祖诒《水轮机调节》(水利电力出版社) |
水力机组辅助设备与监测 |
2 |
范华秀《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利电力出版社) |
发电厂自动装置 |
2.5 |
《发电厂自动装置》 |
电机学 |
2 |
|
测试技术 |
2.5 |
|
发电厂电气设备 |
3 |
|
金属工艺学 |
1.5 |
|
合计 |
18.5 |
|
实习实践课程 |
水轮机课程设计 |
1.5 |
|
辅助设备课程设计 |
1.5 |
|
毕业设计 |
17 |
|
生产实习 |
4 |
|
合 计 |
24 |
|
选修课各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本表选修课内容供参考
|
水力机组安装与检修 |
1 |
水力机组安装与检修 |
泵与风机 |
1.5 |
|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
1 |
|
调节系统结构分析 |
1 |
|
水力机组测试技术 |
1 |
|
计算机监控系统 |
1.5 |
|
水轮机运行 |
1 |
|
计算机仿真 |
1 |
计算机仿真 |
水电厂运行与管理 |
1 |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 |
1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 |
水电厂动力设备 |
1 |
|
抽水蓄能技术 |
1 |
|
水电站水能规划与动力设备 |
1 |
|
发电厂设备维修的现代化管理技术 |
1 |
|
合计 |
14 |
|
合计 |
核心课程+选修课程 |
32.5 |
|
基本要求
某一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应由该方向的若干门课程组成,使学生在1~2个专业方向上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和实践训练。
3.2.4 实践性教学环节 建议学分:20~35。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必需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性环节应成为整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
3.2.5 综合素质课程及讲座 参考学分:5~10。
综合素质课程及讲座目的
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了解科技发展前沿,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
内容
人文与社科、经济与管理、艺术类等课程及讲座;
有关学科,特别是新兴科学、交叉科学前沿知识课程及讲座。
表9 综合素质课程及讲座课程(仅供参考)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建议学分 |
学时 |
各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和社会需求情况自行确定综合素质课程及讲座,供参考
|
网络应用基础 |
2 |
32 |
中国传统文化 |
2 |
32 |
科学思维方法 |
2 |
32 |
现代生命科学 |
2 |
32 |
管理科学基础 |
2 |
32 |
现代经济学 |
2 |
32 |
世界历史 |
2 |
32 |
企业文化概论 |
2 |
32 |
网络应用技术 |
2 |
32 |
科技论文与公文写作 |
2 |
32 |
市场营销学 |
2 |
32 |
艺术欣赏 |
2 |
32 |
基本要求
作为教学计划部分,以课程或讲座形式开出。应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考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各校可根据情况自行设置和选定。
4.开设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必备的教学基本条件
4.1 师资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师资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学校要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对师资力量的具体要求可参考以下指标: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师 生比不小于70:100,高级职称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不小于4:100。核心课程一般应设有由讲授、辅导和实验辅助人员组成的课程组,由学术水平高、讲课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
研究型专业从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大大高于以上比例,以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原则上应该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应该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
(说明:下列师资只用于计算本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承担本专业政治课、英语课、体育课等公共课教学的教师不计算在内。所有教师均为专任全职教师)
4.1.1 教师人数
办本专业所需的最少教师人数可按如下公式估算:
上式中,“合班上课系数”可根据各个学校的规定。“合班数”指同期开课的班数,如一届共5个班分成2个大班开课,则“合班数”为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每门课安排2个以上的任课教师,1个教师同时承担2门以上的课。
对研究型高校,为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科研,教师总数应大大多于上式计算得到的人数。对于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学校,师资规模还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关。
4.1.2 教师队伍构成
按照教育部2004年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不小于3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小于30%。如果有兼职教师,每2名兼职教师折算成一名专任全职教师,兼职教师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4。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
表10 师资队伍构成
培养人才的模式 |
师资队伍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 |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 |
教授上课情况 |
研究型 |
≤13 |
≥60%
其中,博士≥30% |
≥50% |
100% |
技术型 |
≤18 |
≥40%~50% |
≥30% |
100% |
4.2 教材
教材要选用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的教材或正式出版的系列教材,教材要求基本概念原理清晰,跟上时代的发展。优先选用近5年内出版的优秀教材。讲义的应用应由学校聘请相应资历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审核签字。讲义作者不得审核自己的讲义。
4.3 图书资料
图书馆应拥有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本专业及相关学科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的工具,如万方数据、Springer、CNKI、超星图书等。生均专业图书量不低于50册。每年生均图书进书量不少于2册。学生总数按照学生折合人数计算,专业期刊每期按照1册计算。
计算依据:按照教育部2004年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综合性高校的生均图书量为100册。每年生均图书进书量4册。按其中50%为专业书籍计算。
按照教育部2004年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对图书资料拥有量的要求见表11。
表11 图书资料拥有量最低要求
培养人才的模式 |
图书资料 |
生均图书(册) |
生均年进书(册) |
研究性 |
≥100 |
≥4 |
技术型 |
≥80 |
≥3 |
学生折合人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研究生数×1.5+博士研究生数×2+留学生×3+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业余大学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4.4 实验室
用于本专业教学的专业实验室面积至少为:在校学生数×1.2m2。专业基础实验室面积至少为:在校学生数×0.8m2。为保证实验效果,一般实验小组的人数在4人以下。有条件的学校应努力达到教育部合格实验室标准。
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应按照学校基础实验的较高要求开设。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应满足必修专业课的实验要求。用于教学的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和实验室面积应充分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出于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室需求存在较大差别。实验室应不断更新实验设备,创造现代实验条件并设置专门的实验辅助人员。
4.5 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应根据学校特点和条件积极建设和解决。各学校应争取在对口的国有大企业、科研研究院、部队、基地等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专业对口,规范内容,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或毕业设计。各校在校内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模式,开展学生实践和课余科技活动。至少有一家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要有合同。新办专业的学校,五年内可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同时具有实习基地的功能的暂时过渡办法。
4.6 教学经费
学校每年投入的教学经费必须能满足办学需要。学校每年应投入一定的教学经费进行学生实验、实习、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以及实验设备更新,包括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参加教学研讨会的费用。新设本专业,办学条件应包括实验、实习、师资、教室、教学研究、图书文献、教学管理等,开办经费应充分满足以上教学环节的需要(不包括固定资产)。
5.制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5.1 本科学制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制本科。按照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可以实行弹性学习年限3~6年。
5.2 在校总周数
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总周数为200~202周,其中教育教学166~168周,寒暑假32~34周。
5.3 总学分
总学分为160~190学分,特殊专业方向可增加到200学分左右。总学时控制在2500学时左右。
5.4 各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
按四年学制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总学分数为160~180学分,公共基础课程为65~85学分左右。专业教育中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为30~45学分。专业课程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学分为20~35,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环节的学分为20~35左右。此外,学校应开设综合素质课程及讲座,学分为5~10左右。
表12 专业课程比例(供参考)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分 |
百分比 |
公共基础平台课 |
72 |
36.8% |
学科基础课程 |
38 |
31.6% |
专业方向课 |
28 |
15.8% |
集中实践环节 |
28 |
13.1% |
素质教育课程 |
4 |
2.6% |
总学分 |
170 |
100% |
表13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研究型)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百分比 |
学时 |
百分比 |
公共基础平台课 |
62 |
38.8 |
1136 |
42.0 |
学科基础课程 |
53.5 |
33.4 |
856 |
31.7 |
专业方向课 |
16.5 |
10.3 |
264 |
9.8 |
集中实践环节 |
16 |
10.0 |
256 |
9.5 |
素质教育课程 |
12 |
7.5 |
192 |
7.0 |
合计 |
160 |
100 |
2704 |
100 |
表14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技术型)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百分比 |
学时 |
百分比 |
公共基础平台课 |
60 |
34.0 |
1122 |
44.7 |
学科基础课程 |
51.5 |
29.2 |
830 |
33.0 |
专业方向课 |
25 |
14.2 |
400 |
15.9 |
集中实践环节 |
30 |
17.0 |
|
|
素质教育课程 |
10 |
5.6 |
160 |
6.4 |
合计 |
176.5 |
100 |
2512 |
100 |
5.5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
未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时和学分的折算可由学校自行决定。本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照1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环节按1周折算1学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折算办法可由学校自行调整。
6.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理工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编辑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高等学校理工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3(5)
2.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4).2002.6
4.胡恩明,周键儿,罗金明,韩占生.一般院校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的研究. 高等学校理工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3(5)
5.热能与动力专业动相关会议纪要
6.国务院学位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