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浙江大学利用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借教育部在我校设立多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之机,以创建“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一流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按照“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强化能力、注重素质、提高质量”的改革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以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为依托,以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为抓手,以加大投入和改善教学条件为保障,积极探索和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新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形成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层次相匹配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本科教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一、确立新理念,积极加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国家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是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旨在应对时代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进一步推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教育部先后在我校设立了国家文、理、工各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课程教学等基地15个。其中,国家文、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7个(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有数学、化学、心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5个,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有中文、历史等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含力学、化学、工程制图、工科物理备案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这些基地的建立为我校构筑了新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平台。我校以这些基地为立足点,确立新目标,树立新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为基地建设创设良好氛围
2001年,学校教育工作会议在发动全校师生广泛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 这一承先启后的新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这一面向21世纪的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在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学校锐意改革,开拓创新,通过构建并完善以“3M”(即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为基础的、前期按12个学科专业大类设置公共基础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打好宽厚基础、后期突出专业教育和交叉学科培养的“宽、专、交”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筑“课堂-网络-实践三结合”育人平台,通过建立“学分制、学园制、导师制”三制并举的教育教学管理新体制,为学生了提供能进行自主性、多维性、交叉性、超前性、高效性学习的良好的学习和成才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自主化、研究化、高效化和国际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知识、素质、能力并重,促使学生三方面协调发展的“KAQ”模式,也为建设国家基地、培育高水平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整体氛围。
2.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健全组织,大力支持
浙江大学各国家基地建立后,学校对基地在高素质优秀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非常重视基地建设。学校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基地建设的总目标和浙江大学的特点,制定了文、理、工各类基地建设目标;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务部、设备部、计财部、发展规划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及各教学基地负责人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分别成立了成员由校内外该领域专家组成的各个基地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对基地建设的指导;发布了《浙江大学国家文理工科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条例》(浙大发教[2000]36号)、《浙江大学加强文理工科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意见》(浙大发教[2000]3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4]2号)等文件,明确基地建设的方向和学校支持基地建设的各项政策,以确保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
3.以责任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基地教育教学改革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进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好这些基地是有关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浙江大学以责任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通过鼓励、支持基地广大教师、管理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和地区教学改革项目,承担学校教学改革专项基金项目和学院教改项目,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CAI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改革。
二、改革创新 成绩斐然
1.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各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以国家、省部及学校各种层次教改项目为抓手,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如生物学基地确立了“基础+模块”的培养方案,即实行2年扎实的基础课学习,1年半专业模块、交叉学科课程和系统的科学研究强化训练,最后半年至1年与浙江大学生、农、医、药各基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林、医、药等国家科学研究院(所)以及国外著名大学、研究单位合作培养的新办学模式,使基地班75%以上的学生在上述单位继续深造,实行学士、硕士、博士连续择优选拔制;心理学基地提出了1+2+1的培养模式;化学基地对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先后进行了三次整改,建立了多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文科基地树立“大文科”观念,调整课程体系,拓宽了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加强了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各基地通过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以“宽基础、精专业、重研究、强实践”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2.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才是基地建设的核心。浙江大学各国家基地狠抓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大力引进人才,通过进修、培训、承接和参与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00年以来,5个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近2000篇,基地教师中有3人获国家、省级教学名师奖,50多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百千万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和浙江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自建立以来有近1800篇教师科研论文被SCI和EI收录,获省级以上科研奖项60项。
3.建设了一流的教学实验中心
浙江大学在紫金港校区重点建设了19个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各中心设备齐全,设施一流,大大更新、改善了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如生物实验中心1.2万平方米,有24个250平方米的新颖标准学生实验室,具有大型设备(10万元以上)9台件,可用的仪器设备共1653台件(套),总价值约2000万元。心理学基地近三年新增教学实验室20余个,教学实验室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增加到1000平方米,新增学生专用实验室设施价值达120余万元,目前,该基地教学科研用房达7500平方米,实验设施总价值超过1500万元。化学基地在浙江大学新校区1.3万平方米化学实验中心大楼落成后,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实验设备,拥有了包括500MHz超导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设施齐全、先进,实验室做到一人一组实验设备的要求。
4.编写、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
浙江大学各国家基地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过程中,编写出版了大量教材。如2个文科基地至2001年已出版了20余本教材;5个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4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编写出版了150余部教材。这些教材充分反映了近几年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林正炎老师编写的《概率极限理论》为许多学校使用,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刘鸿文教授编写的《材料力学》第四版先后发行200多万套。
在加强文本教材建设的同时,各基地强化了电子教材和教学软件的建设。化学基地已完成并使用7门课程的CAI课件和3门课程的试题库,今年还将出版5门课程的电子版教材和3门课程的CAI课件;力学基地开发了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资源库、课外辅助教学软件共20余套;工程制图基地开发了2门课程网络课件、2套CAI课件、3套试题库。
《材料力学》等5部文字教材获省部级奖,《全国农林院校有机化学试题库》、《工程化学基础》等2种电子教材获省级奖。
5.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由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如基础医学基地2003届毕业生读研率为73.3%,一次就业率为100%;在基地就读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力。不少基地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地论文被SCI、EI收录,有些基地学生能在本学科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如数学基地有1名学生的论文发表在“美国数学会学报”上。由于基地学生表现突出,他们在各种场合频频获奖,如化学基地5年间有29人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01届3名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学生有2名获得一等奖,1名获得二等奖。基地学生毕业后大多有不俗的表现,有些学生目前已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如数学基地有1名毕业生目前已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前十种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并应邀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大会上作45分钟的报告。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浙江大学各国家基地确立高目标,树立新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在基地自身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学校紧紧抓住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这一龙头和纽带,及时总结并推广有关经验,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功能,使基地建设与学校的各项改革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从而使基地在推动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平台在全校得到推广
浙江大学1999级本科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采用了基地建设形成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2000年以后修订的教学计划尽管有所调整,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仍然是平台+模块。
基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课程平台在我校修订2002级本科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时,成为学校重要的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大类平台,其中数学和化学的一些基础平台分别被纳入全校公共课程平台和理工类学科大类平台,生物学基地的基础平台被纳入到农科类学科大类平台。
2.基地高标准、立体化的课程建设成为全校课程建设的典范
根据基地高标准、立体化建设的思路,2000年以来,我校设立了140多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287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基地“工程图学”、“数学建模”、“有机化学”、“生命科学导论”、“生理学”、“植物生物学”等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典范。我校今后在课程建设中,将进一步运用基地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课程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3.基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逐渐为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
力学基地毛根海老师的“流体力学”是我校最早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医学基地“生理学”、“细胞生理学”等课程也是我校最早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之一,1997年就获原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优秀奖,并在兄弟院校推广应用;“物理化学”课程很早就开始尝试启发式、研究型教学,并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化学基地吕萍教授的“有机化学”是我校最早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前不久在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目前教育部已决定由吕萍教授牵头,在浙江大学建立全国双语教学资源中心。基地教师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逐渐为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目前,我校已有100余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800门以上的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各专业都开设了讨论式、研究型特色课程。
人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浙江大学以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开拓性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但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改革任务还很重,创新之路还很长。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本着求是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文、理、工国家基地众多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各类基地的资源,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进一步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