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5年第3期 > 研究报告
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05-11-21    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字体大小:

  一、我国能源动力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沿革和面临的形势

  1. 发展历史沿革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六七十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

  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养了专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重建,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科技、管理体系的大量引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原有的过细过窄的工科专业设置,总体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因此,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进行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将能源动力学科的上述前10个专业压缩为4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保留。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上述前4个专业进一步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单独设立,而在引导性的专业目录中,则建议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合并。但当时我国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单独设专业的方案。因此,在2000年教育部设立的新一轮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分设了三个委员会:热能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就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而言,既与能源动力学科有联系(如核能工程类专业),又有其不同于能源动力学科的特征(如核技术应用类专业)。该学科和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核武器事业和核科技工业的发展而与能源动力学科同期建立起来的,创建初期同样参照了前苏联模式,划分较细,主要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同位素分离、核材料、核物理(包括实验核物理、理论物理、辐射防护、加速器物理及核电子学) 、核化工(包括前处理、后处理和轻同位素分离)、核地质、核矿冶等,这样的专业学科体系延续了近40年。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将核工程、核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将核工程、核技术相关的研究性学科合并为“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即核能科学与工程(含部分等离子体物理)、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将与核物理相关的学科合并为“物理学”下的“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学科;将与核地质铀矿冶相关的学科合并入“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学及水资源”、“采矿工程”等学科。本研究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为重点,同时兼顾与此相关的其他专业。

  目前,全国有100余所高校设有能源动力类专业,近20所高校设有核工程或核技术专业(其中5所高校设有核工程专业)。

  2. 国外相应专业设置的对比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以美国为例,一般相应于我国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内容,大部分设置在机械中,作为机械系的一个专业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均如此(见附录)。以下是该两校机械系的专业方向设置。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1)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2)计算工程(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3)能量利用与传输(Energy Util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4)生物机械工程(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5)制造与材料加工(Manufacturing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6)力学与材料(Mechanics and Materials);(7)信息(Information);(8)设计(Design);(9)系统,计算机与控制(Systems, Computers and Control)。

  麻省理工学院工学院核工程系:(1)核能方向(Nuclear Energy Option);(2)医学与工业辐射方向(Radiation for medicine and industry Option)。

  佛罗里达大学机械系:(1)生物力学系统(Biomechanical systems);(2)能量转换系统(Energy Conversion System);(3)机械系统(Mechanical System);(4)热系统(Thermal system);(4)制造(Manufacturing);(6)机械手(Robotics)。

  佛罗里达大学工学院核工程系:(1)核与辐射工程方向;(2)核工程科学方向。

  从上面美国2所有代表性学校(麻省理工为一流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为高水平知名大学)的机械系与核工程系的设置可以看出以下共同特点:(1)机械系学科的方向高度交叉,一些在我国是属于信息与电气类专业的内容,美国机械系照样研究;(2)专业面相当地宽,即使能源动力方向也是比我们现在的专业设置要宽得多;(3)核工程是单独设系的。

  3. 面临的形势

  能源动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化发展,包括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的转换、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以及能源动力领域技术的发展,并考虑到我国核科技工业“十一五”以及到2020年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我国能源动力类以及核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及可开采年限十分有限。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化石能源剩余可储采比煤炭为92年,石油20.5年,仅为世界储采比的一半;天然气为63年,优质能源十分匮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逐年提高,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存在着十分危险的潜在危机,比世界总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现在,能源资源的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从伊拉克战争及战后重建,到中日双方在俄罗斯输油管线走向上的角逐等一系列国际问题,无不是国家间能源战略利益冲突、斗争的具体反映。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迫切、更具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我国现有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率很低,在清洁能源开发、能源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内,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未包括台湾省)为6.76亿千瓦,可开发容量3.78亿千瓦,相应年发电量19200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一;至2003年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9139万千瓦,年发电量2710亿千瓦时,开发率按电量算只有14%,按装机容量算只有24.2%,远远落后于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40%左右,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能源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未来能源发展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用于终端消费煤炭的比重,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十五”以及中长期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选择。特别地,我国核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行业。完善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确立一个国家核大国地位的基本条件。它既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外交利益所在,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核军工、核能、核燃料和核应用技术产业,是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能源动力类以及核相关专业的人才,是每个大学相关专业以及每位从事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的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源动力学科专业的主要特点

  1. 与环境问题的密切相关性

  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是能源动力学科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在整个能源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估计在今后几十年 的时间内这一局面还不会改变。这些常规化石能源主要直接应用于火力发电,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的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水污染和热污染等。据最近的报载,当前我国每年火力发电的煤炭耗量超过8亿吨,电厂的烟尘排放量约为350万吨,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35%。其中 ,微细粒子(小于10微米)排放量超过250万吨,是影响大城市大气质量和能见度的主要因数,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能源动力生产过程中的这些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和控制,实现其环境友好化,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能源动力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相应的体现。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浙江大学已经将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名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核能发电虽然没有上述火力发电那样的问题,但有其独特的问题,如辐射防护与保健、核废料的处置与处理等均与环境保护有关。迫于环境方面对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巨大压力,作为常规能源的水能由于具有清洁与可再生的特点,其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不同学科间的高度交叉性

  能源动力学科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就涉及到以下各学科:(1)热学学科;(2)力学学科;(3)机械制造学科;(4)自动控制及计算机学科;(4)水力发电学科;(5)化学学科。为适应21世纪初我国能源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当在各专业课程的设置中,适当安排各个有关学科的知识。美国设有机械系的各高等院校,之所以专业的研究范围如此之宽(除了机械与热流科学外还包括信息控制,生物力学, MEMS等) ,也是与本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密切相关的。类似地,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不但要以传统的热、力、机械、强/弱电等为专业基础,还与新兴的信息、生命、生物以及能源等相互交叉。

  3. 对国家政策法规及发展计划的依赖性

  能源动力学科专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国家的发展政策。最典型的是核工程专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在核能发电上没有投资新建项目,使得我国各高校的有关核能发电方向的教师都一度没有足够的学生,有的甚至准备转业。以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核电,情况就有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需要核能专业毕业生的数目超过了可分配毕业生的人数。

  4. 基础知识的广泛适用性

  节能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节能的知识不仅能源动力学科的学生应当掌握,也是几乎所有工科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这就要求不仅要做好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也应当承担起向所有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节能技术教学的任务。

  5. 专业方向的对口性

  目前,我国能源动力学科的不同专业方向服务于不同的工程技术领域,还多少带有产品专业的烙印。不仅在冷的方向与热的方向中,主导专业的工作机械与系统差别巨大(例如制冷机与发电厂),就是在同一个专业方向,例如热方向中,锅炉与 汽轮机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旨在以零距离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与学校,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使得学生能到对口的专业单位工作,及时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一些专业工厂希望能找到进厂后能立即从事本专业具体技术工作的学生,而目前宽口径的培养方式不能满足这些单位的需要。所以,急需解决以能源动力类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与目前能源动力类大部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强调专门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以上这些特点是能源动力学科专业确定发展战略时必须予以充分关注的。

  三、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要点以及对能源人才培养的要求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21世纪我国在能源问题上面临的挑战是:(1)人均能耗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虽大,但人口过多,人均能耗水平很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能源效率低:我国能源效率约为31.4%,与先进国家相差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30%以上;(3)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中国拥有居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二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石油探明采储量居第11位。但中国人口众多,我国煤炭人均探明储量是世界人均值208吨的70%,石油人均探明储量为世界人均数的11%,天然气为世界人均数的4%;即使水能资源,按人均数也低于世界人均值;(4)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需要调整:我国高度依赖煤炭的消费,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5%,过多地使用煤炭必然会带来效率低 、效率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后果。

  针对上述我国能源状况,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现状与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是我们考虑能源动力类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

  1. 中长期发展规划

  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是:以保障供应为主线,实施“节能优先、供应安全、结构优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远近结合、分阶段部署,争取用三个15年,初步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节能优先战略

  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确保我国中长期能源供需平衡的先决条件,中国人口基数大,到下世纪中叶将超过15亿。无论是从国内资源还是世界资源的可获量考虑,中国只有创造比目前工业化国家更高的能源效率,才可能在有限的资源保证下,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如果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替代现有落后技术和设备,全部节能潜力可达目前能源消费量的50%,如用国内已有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落后设备的更新,总节能潜力可达目前能源消费量的30%。

  (2)优化能源结构

  从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均采用了以油、气燃料为主的能源路线,逐步减少固体燃料的比例是世界各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系统成本,提供优质能源服务的必然选择。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维持着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结构,但随着消费量的增大,其弊端日益明显。

  中国要改变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状态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由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优质能源所占比例过小,先进国家油气比例在60%以上,中国现在为20%,到2020年,水电和核电可分别占一次能源的10%和3.7%。可见能源供应优质化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多种优质的清洁能源。从全国来看,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某些大城中可否先行,率先实现能源供应的优质化?

  (3)发展清洁煤技术

  煤炭在未来几十年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因此清洁地利用煤炭必将是能源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长远来看,应减少煤炭在终端的直接利用,提高煤炭转换为电力和气体、液体燃料的比例,必须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

  (4)适当发展核电 ,加快核电国产化

  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形成的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能力,以我为主、中外合作,以有竞争力的电价为目标,实现核电国产化。同时,积极支持我国自行开发新一代核电站工作,为“十一五”及以后核电的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中,将核电及核燃料设备、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等也列为重点领域。

  (5)保证能源供应安全

  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降低进口的风险,拟采取以下措施替代石油:一是水煤浆代油,此技术应积极推广;二是煤合成液体燃料,现在中国分别与美国、日 本、德国等合作研究开发;三是生物质液化,可引进技术或进行合作生产;四是发展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年。

  (6)提供优惠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可再生能源才是清洁能源。因而,可再生能源是我们最终的追求目标。近年来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技术逐步趋于成熟,经济上也逐步被人们接受。欧洲一些国家拟在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 的比例达到10%,中国政府也制定了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要求 在15年中实际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数量从目前的近300Mtce增长到390Mtce。

  2. 对能源人才培养的要求

  上述我国能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今后5~10年内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下几方面要求:(1)要大力培养具备洁净煤燃烧技术知识的人才。(2)要大力培养从事核电和水电技术工作的人才。(3)要培养具备从事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工作的人才。(4)要使所有培养的人才掌握节能理论与基本节能技术。(5)大力加强能源预测与规划人才的培养。

  四、我国能源动力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探讨

   1. 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体系

  (1)多层次——根据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能源动力学科的人才层次可分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

  (2)多规格——在本科层次中,根据学校的定位不同,可以区分为以下4种人才规格:1)研究型大学(更为确切地应为研究型专业)毕业生。2)教学研究型大学毕业生。3)教学为主型大学毕业生。4)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

  2. 不同规格的培养目标初探

  (1)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培养学术型以及复合型(研究与应用)人才,是研究生考生的主要来源;专业教学内容可偏于通识(详细要求与规格待补充)。

  (2)教学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培养学术和应用型人才为主,部分学生构成研究生的考生源;教学内容以宽口径专业为主。

  (3)教学为主型大学毕业生——培养应用型为主,部分学生为复合型,专业教学内容可以宽口径及大模块相结合。

  (4)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培养应用型学生,专业教学内容以大模块为主。

  五、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建设课题

  1. 关于能源动力学科是否应该与机械学科合并问题

  (1)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以建立起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前提的

  根据调查,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能接受专业面很宽的学生且能保持工业技术的领先,是与国外企业有完善的岗前培训以及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分不开的。例如:

  1)美国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新员工就职,就有专职导师培养指导,为期一年。导师职责明确,培养内容具体,按步骤进行,最终由经理查核新员工的工作情况。对新员工开设本企业专业培训课程,由经验丰富者讲授;具体工作中有成文的设计规范作指导,详细具体。对新员工定期开设科技讲座。

  2)美国Bristol Compressors, Inc.

  新员工入厂训练两周,包括实验室工作,参观生产线设备,质量控制,室内设计,软件训练,公司标准。在第一、二年内,初级工程师的大部分工作是参与用户返回的信息分析、测试等,以加深对公司产品的了解。

  3)日本有关企业

  日本企业并没有十分强调专业对口。实际上,无论是偏专业或偏综合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都近乎是一种毛坯式的要求,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至于专业则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深入细化,学校不可能把所有毕业生工作后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教会。进入公司后,一般先进行培训,大约半年,然后从事有关工作。一般头三年主要是学习,不独立承担项目,由于公司的严格培训制度以及学生较广的专业面,三年后基本能独立工作。另外 ,日本企业正在实行选拔培训制度,把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派到外面去进修。

  (2)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根据我们对部分国内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调查,企业负责人一致希望毕业生要有新的知识结构。关于专业对口问题,目前国内大中型企业的要求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不十分强调,如大亚湾核电站,原因是该企业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另一类则比较强调对口,希望立即能派上用处,这种企业占多数,他们一般还没有建立起较好的岗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制度。

  (3)在我国部分高校(例如研究性大学)中应该进行建设大机类专业的探索

  为使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乃尔大学、德克萨斯州(Austin)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卡内奇-梅隆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普渡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机械工程系有关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 :国外能源动力类专业仅是机械类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国外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机械与能源动力类的专业面相对较窄。

  从现代微机电系统(MEMS)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有力地说明我国目前的机械类专业与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必要逐步合并。在MEMS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机械与流动和传热的知识结合起来,这在美国的机械系中是一件非常顺 理成章的事情。但在我国,由于机械类与热能动力类的截然分家,造成教授们的知识也相应偏窄,关于MEMS的研究常常分别在机械系或能源动力系中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MEMS技术的发展。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在我国部分高等学校建设大机类(即 将目前的机械类与能源动力类合并)专业的构想应当成为努力探索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们还就国外大学机械工程系在相对较低的学时学分(本科四年一般为120~130学分)情况下设置有关的技术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程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重基础、薄专业的特点。值得指出,美国的专门化课程实际上是某一方面(如旋转机械)的基本知识,并非十分深入。

  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5~10年内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战略中,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进行建设大机类专业的探索。但是,目前还不宜作为本学科专业的全国性发展战略去推广。

  (4)建议教育部大力促成在我国建立起企业岗前培训以及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的专业改革是一个社会与系统工程,除了高等学校本身的努力以外,还必需要有相应的社会支撑。我们认为,与高等学校拓宽专业面相适应,我国的企业应当逐渐建立起岗前培训以及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我们建议教育部与国家其他行政部门协调,通过有关部门指导性的意见促使在我国尽快建立起这种企业的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只有这样,目前毕业生分配中遇到的“以专业大类宽口径为对象的培养方式与目前我国能源动力类大部分工厂企业对人才专业对口要求之间的矛盾”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也只有这样 ,才能为在我国部分高等学校中探索建设大机类专业提供一定的社会基础。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构建工厂企业的继续教育体系不仅是高等学校宽口径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支撑,更是贯彻执行十六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在国外,这种培训与继续教育主要是在企业中完成的,各个专业协会也起作用,同时高等学校也有相应的工作可做。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计算机求解流动和传热问题的方法逐渐兴起(以后形成了称为计算流体力学及计算传热学的支域)。当时在这一领域处于顶尖地位的美国Minnesota大学的S.V. Patankar 教授一连5~6年,每年暑假都要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举办计算传热学讲习班,对于培养美国机械工程师掌握这一最新发展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企业的继续教育制度基本上处于初创阶段,高等学校能起到的作用会更大。以西安交通大学具体的经历为例,原来学习锅炉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锅炉燃烧设备》 、《锅内过程》、《锅炉本体布置》、《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锅炉强度计算》、《锅炉构架》、《锅炉运行》、《锅炉试验技术》、《锅炉辅助设备》等多门专业课,因此这些学生一到对口的锅炉厂,可以很快承担锅炉设计的任务。而实行新的宽口径培养方案后,学生显然不可能掌握那么深的锅炉专业知识。这些深入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由学校与专业工厂相结合的方式来对锅炉厂的新员工进行传授与教学。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系(原锅炉专业)自1989年起,受原国家教委和人事部的委托,举办了锅炉及压力容器专业证书班,每期为期1年。10余年来共为我国工厂企业培训在岗职工2500余人,得到我国锅炉工程界的普遍好评。目前,每年仍有120~150人接受这样的培训与进修。

  建议校企联手转变观念,共同开创教育新局面。这是因为能动类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与国际教育接轨,借鉴国外办学经验; 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我国国情,办出中国特色。同时,还因为目前我国的用人状况还受到企业运行模式的左右。我国企业一方面尚缺乏自身专业教育培训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人才,这与目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部分相冲突。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观念上,高校超前,企业滞后,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观念在变,但两者距离还在拉大,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热能工程与核工程是否应该合并问题

  两个专业虽然在基础知识体系方面有共同部分,但仍有较大的差别。目前实行通识教育的国家,热能工程与核工程也分属不同专业,我们认为两个专业仍然应该单独存在。

   3. 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核科学与技术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高等教育核科学与技术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是解决该类专业国家需求与市场导向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的矛盾 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核专业的特点出发,美、日、韩等市场经济国家均建立了由政府组织、出资,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参与的面向高校核工程系的基金、奖学金、专门机构和培训基地等。 其他措施包括:对该类专业的人才供需情况做出准确的统计分析,继而做出正确的规划,以指导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吸引优秀学生留校任教,保证核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支持高校核专业教材的补充和更新;加强核反应堆工程等教学设施基本条件的建设,以适应教学的基本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学术交流;支持部分国家需要但需求总体规模较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和学校都缺乏吸引力的专业(如同位素分离、核材料、铀矿冶、核化工等) 进行基本教学资源建设,采用第二学士学位和工程硕士等方式,联合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4. 对今后5~10年能源动力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改革的建议

  如前所述,国外大学的专业设置是与国外企业有完善的岗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制度分不开的。而目前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多数尚未建立起这种制度,因此不能为了与国际接轨,就立即采用专业面这样宽的专业设置 。同时,又必须将专业面进行拓宽。在21世纪初期,以能源动力类专业为例,应当首先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工作 :

  (1)做好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之间的有机拓宽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有关专业方向(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向专业模块拓展,例如有的学校将整个专业分为热、冷以及汽车3个模块。同时,在实施这一模块式分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探讨适合目前我国能源与动力工业发展情况的拓宽专业面的改革工作。

  (2)根据我国十五以及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逐步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例如增加或强化节能技术和清洁煤技术的教学内容。

  (3)适应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的需要,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专业方向

  我国目前能源动力类的主要专业方向都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关,但化石燃料的储量已经有限(据2001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煤为114.5年,石油为20.1年,天然气为49.3年)。因此,开拓新的能源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例如,氢能的利用被认为是非常有前途的新能源,而氢能利用中燃料电池尤其看好,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究。我国863计划已将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作为能源技术领域 的重点项目,燃料电池汽车也作为电动车重大专项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国内外有关燃料电池研究已开始进入产业化的阶段。但目前国内建有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校,还没有一个将燃料电池作为专业教学的内容。其他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也应该在今后5~10年的本专业教学内容中有所考虑。

  因此,国内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建设有关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新技术的专业方向。

  目前,我国核裂变能的应用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核能不仅是目前可预见的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而且聚变能的研究也显露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新能源前景,应该加大该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同时,为了满足国防科技和反恐形势的需要,适应当前经济和生活越来越广泛的需求,核技术专业方向也应当进一步拓宽和加强。

  5. 关于专业名称的问题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少学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师提出了专业名称的更改问题。目前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由多个专业合并而成的,各个学校培养的人才实际上 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有相当的历史沉淀,用一个“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统一名称不能很好地反映专业内涵,也会失去各个学校的专业特色,难以充分调动各个学校的积极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多次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讨论,在召开的全国能源动力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多所高校的代表都提出过此建议,教指委在征求了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意见 后曾向教育部高教司做了书面汇报。

  据了解,目前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改为“能源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浙江大学相关专业则更名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正在报教育部申请,将相关专业更名为“能源动力系统工程”,其理由:1)原名称与本专业的覆盖范围、专业内涵有较大差距。目前本专业的内容除“热能”外,还包括热能转化以外的各种其他能源转化方式,如光热、光电、热电等,特别是有关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汛能等的转换和利用。更名后能够更好地反映本专业的涵盖范围。在“能源”二字后加“动力”,突出本专业着重研究能量转换规律的特点,可以与作为资源的“能源”如石油、煤方面的学科加以区别。2)本专业的技术工作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十分紧密。随着现代机械加工制造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们在本专业各个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已成为系统工程。在“能源动力”后加上“系统工程”,扩大了专业内涵,既反映了本专业与时俱进的特点,也表明了能源动力工程的发展方向 ,符合教育部高教司【2003】141号文 件中提出的“要用现代科技进展更新传统专业内容,要特别重视以信息技术带动专业改造,要适时涵盖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新专业,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的精神。3)能源科学作为一门关键基础学科 ,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能源学科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将本专业 更名为“能源动力系统工程”,与国家发展政策相符合,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支持,使本专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建议教育部对专业名称问题予以考虑研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