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6年第3期 > 教学评估
促动及思考――浅谈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6-03-06    北京大学 杨承运

字体大小:

    教学评估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国外有,有人说已经搞了百多年;国内也前前后后推行了十几年。那么回顾我们的“评估史”,再综观我们今天的“评估事”,这些都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首先,教学评估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中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十多年来,从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优秀评价,到随机性水平评价,再到今天的高校本科、高职高专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不体现出教学评估在我国高教事业发展中巨大的推动作用。

    请看:在20世纪的合格评价工作中,曾经明确提出这样的理念: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专家评价通过就是通过,没通过就是没通过。如果马马虎虎通过了,实际上对学校是不利的。”

    结果:截止到20世纪末(1999年),完成合格评估的144所院校中有23%的一次未通过率;优秀评价试点的4所院校中,也有1所未能一次通过(25%)。就是因为坚持了这种严格评价的精神,才极大地促动了被评学校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扎实的铺垫。

    新世纪的到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发展,高等教育也以空前的速度大跨度地前进、发展。为了进一步办好大众化教育,实行了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就是很自然的了;就此也给当前的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赋予了更急迫的时代使命。这就是,要以评估这一举措促动高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以保证国家、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绵世泽”和“振家风”的迫切需求,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学习深造的条件。

    因此,评估工作自然就成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推动器”。“以评促建”——评估促动高校的基本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为推动教学的进步、更新提供良好的空间,使莘莘学子们直接得益受惠; “以评促改”——推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调动起广大教师从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以评促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从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方面规范了教学管理的各项举措,全面地提高了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我们看到,在教学评估过程中,不少学校从上到下,从校级一把手到教务部门,再到院系、部处,上下左右拧成了一股劲儿,评建、迎评。可以说,这也是一种高强度的“凝固剂”效益。

    其次,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本科是基础”的思想,并切实地加以体现,教学评估的确是起到了“广播台”的作用。几年前曾经有一句颇有意味的说法:“高教高教,高声喊叫!”我觉得,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就是大声地、有力地、广远地传播了这“中心”和“基础”的理念,并且着实地促了一把!——学校、地方以至于省市领导,教育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这一理念都广为知晓,并且得到了切实的关注和认同。

    其三,十多年来经过认真酝酿制定、多次论证和切实运作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及随后拟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刻度尺” 和自评的“必读书”。大家已经站在较高的层位和比较全面的审视来考虑、部署学校的办学了。

    我们看到,在评建过程中,学校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教学督导组空前活跃,教学研讨会次第召开,校内外专家、名师的讲座举办频频,院校之间的走访学习、交流经验活动应接不暇,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活泼多彩;而硬件的建设就更是如火如荼,校园风貌日新月异……直到评估专家组进校,算是达到了高潮。

    进校评估专家组的成员都是熟悉某一学科领域的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他们到校的活动实际上就是进行较为全面的学习考察——开会、听课、查考、访谈……进而分析概括、汇总提高,最后形成了充分肯定成绩、深入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的囊括集体智慧的《考察意见》。

    这种评估活动经常被通俗地叫做“诊断”、“把脉”。

    我个人以为,它远远不止这些:实际上,评估已经成为一种相当大范围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交流学习活动。评估不仅使被评学校直接受益,而且由于专家们的考察更贴近学校,他们体味到学校的办校历程、教学和教学管理以及行业的特色,经过彼此的研讨和总括,再加以概括成文,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才是弥足珍贵的成果。同时,它必然会进而沟通专家们的所在学校,并传播到更多的院校。

    一句话,对于参评学校来说,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对于所有参评学校都是一次有力的促动。

    评估工作给参评院校一个“势”,一次“时”。我们可以“迎时顺势”。这就是所谓“机遇”。把握机遇,我们就可以藉此为自己的学校和国家教育事业做许多好事。

    从1993年教学评估试点工作开始到2003年中期的10年间,国家已经对254所院校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教育部决定,自2004年正式启动全国高校5年一轮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到2005年年底,有约130余所本科院校参评,评估的工作进度是空前的。2006年以后的两年里还要有近400所院校参评,工作任务着实不轻。目前我们的教学评估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未来的任务的确还很重!--的确还有不少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命题需要研究;在运作的层面上也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之处。这是高等教育非常规快速发展的形势使然。综观之,我认为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对评估的认识理解,立本、求真、务实地把握教学水平评估的全过程,是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根本
对评估工作,要以“重在建设”的精神认真对待,要以务实的部署认真做好。

    首先要做到“心态平和”。往往这是较难做到、但确实需要努力做到的。因为在一些学校领导看来,评语、特别是评估的等级,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生源和就业、国家与社会的投入,还有全校教职工的辛劳和期盼等各方面,也还有同行的议论,等等。在这方面自然会使参评学校感受到一定的压力。

    这里我们用经常讲过的“评估是一个过程”来说明:在所谓“迎评”和以后的整改工作进程中,专家进校的一周,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这期间仅是此前学校数年来学习总结、规范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次展示,而评语和结论等级仅仅是对这“展示”的一种概括性的即时判断。

    如果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建设来看,这个“评语”和“结论”正是对本校办学过程中建好、改好、管好的有针对性的“宏观解读”,是学校要以此为界点来追求的长远效益。因此,参评学校一定要务真、务实,主动与专家组配合,及时提供“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材料,协助专家组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该因为要急迫得个“好评语” 而做出一些比附不当、东施效颦的“迎评故事”。

    要做到心态平和,就要真正认识教学评估的意义,必须从“教人学真”、“树人立本”的高度来做好评建,而不是为了“浪得虚名”而集中在“迎评”方面做过多、过大的文章。热情周到是要的,但是也要张弛有度。教学评估不能等同于某种检查或是巡视——“实”,才有可能避免“误诊”,“约”才不会“误时”、“误事”。 要知道,对于广大学生们来说,学校在评建中的一切作为,就是一次最生动、最贴近的社会实践的观摩学习。有的是会对他们纪念终生的呀!我们学校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有悖于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的主旨。

    评建过程中当然要发动全校的教职工,但这也要从学校的实情出发,以能够促进教学为准,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句话,教师主要就是认真备课,改进教学,协同做好教学管理,也从中得到历练提高,并增进对于教育观念的新认识;学生就要增加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研究式、合作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更大的真正的提高;职工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全力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在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有所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当然要使大家正确地认识评估的意义,做到全员参与。要努力使学校和院系的总体安排落实到党政工团学暨教职员工生各级层面,切实做到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也就够了。没有必要加码,尤其不要做那些补虚弄缀的事——兴师动众,于事无补。

    显然,评估是一种外力;外力要能促动内力。内力,也就是自己学校被评估所激发出来的凝聚力、攻战力和持恒力,这才是最重要和最最宝贵的。评估有一定的“压力”,但关键是要把它转变成为学校发展进步的“动力”与“合力”。学校要通过评估增加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是衡量学校是否成熟、有没有办学能力和教学工作水准的重要方面。

    (二)加强宏观的分类指导,注重层次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整体评价和等级判定,是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必然趋势

    《评估方案(试行)》虽然涉及到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严格地说,它的主旨并非是让参评院校淡忘自己的建校历程、摈弃自己的特色强势,而大家趋同为“千校一面”。

    《方案》的评估指标是个衡量的尺度。我以为,这是古语中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那个尺度,或者给它个名词——“比度”、“参照系”。

    显然,《方案》对于建校时间不长的“新校”是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导引”意义的。这主要体现在:明晰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准确定位;规范教学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教育、教学的先进思想观念和基本要求,等等。《方案》在这里可以较多地为新校 “如何建” 的问题提供了比度和参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老校”来说,《方案》的指导和参酌价值在于,它较多地对“如何改”做了解读和推动。“老校”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要“以评促改”,敢于担当重任,求实创新,引领潮流。

    必须要提到的是,简单地把《评估指标和等级指标》当做一个完全绝对的硬性标准是不够全面的。

    《指标》中有一些硬性规定的数字要求,如“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栏和“师资队伍”中的“生师比”等部分。这些都是保证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自然是要刻意努力达到的。可我们要注意的是,《指标》里绝大多数要求的还是“软指标”。即使在所谓“硬指标”里,也含有“软指标”的“内涵”,如“教学条件与利用”中的“利用”的部分,“师资队伍”中“主讲教师”的上课和科研的情况,就都是非常需要从具体运作和实际效果来认真考校的,不光就是个数字和比数。

    总体来看,各所学校的建立、发展、变化、成型等,都是不同的,绝对的相同是没有的。这里,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学科布局、建校历程、经济支撑、专业类别和需求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各个学校的建校方略、服务面向、办学目标、教改举措,远景目标、建设规划等,也必然要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可替代的特色。这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院校自己所独有的办学背景。

    具体来说,就地域而言,中西部的院校和东部、南部的院校在经济支撑和文化背景情况不同;就办学历程而言,建校不到十年的新校和老校不同(同一院校,新建系科和老系也不相同);就学校类别而言,普通高校和艺术类院校不同;普通高校中的工科、农科、医疗、师范、综合院校也不尽相同;而就“985工程”、“211工程”“863计划”等院校而言,就更是样式层次多多了……

    所以,对于《指标体系》的解读必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的诸多因素。评估是在上述基础上对参评院校进行考察来进行综合评价——归纳考察意见、评定等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真是对于“专家智慧”的挑战。

    我曾经听到一位校长谈起评估的“等级”问题,他的谈话十分诚恳,也充满着睿智:“即使我们学校得到了个‘优’,我也知道它只是标示在我们原有刻度上的一个说法;这和有的兄弟院校的‘优’不是一个意思,其含义是有差别的。”

    显然,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区间里,用一个《评估指标和等级指标》,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所有高校进行考察,并做出“等级”的界定,是一项相当艰难的任务。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不仅要考察某些数据的“达标”与否,更要尽最大努力发挥观查力、判断力、分析力,用全面的、综合的理念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合理的结论。不言自明的是:这样的结论是有着不少“潜台词”蕴含其中的。

    在此,我们的确还有许多需要深入和细致研讨的问题——既有宏观的总体要求方面的,也有微观的实际运作等方面的。

    (三)加强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不断改进方法手段,是扩大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影响、提高评估实效的有力举措

    教学评估的基本原则“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我们要牢牢把握的。无庸讳言,对于“建”与“改”的关系,符合度和定位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案》和《指标》的内涵等等,都还有一些不同的诠释和不同程度的理解。

    试举数例如下:

    1.“促建”和“促改”孰为先后?这已经成为近来被多次讨问的一个问题了。当然,就字面说,“促建”、“评建”、“重建”,五句三提,且不必说;就近年新建院校、新设系科、新增专业如此之多,“促建”为先似乎就不成其问题。然而,“建”、“改”在深层次的关系究竟如何还是需要进一步研讨的——这就必然提到了“促建”在指导思想层面上的问题了。

    2.对学校当前和目标类型的认识尚有可斟酌处:据评价指标的内涵解读,学校类型有“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有些学校对此的理解,似乎依次成为自优级向下的递减式,即“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所以,为数不少的参评学校在类型定位的时候总是努力把自己写上:当前“教学研究型”;目标“研究教学型”或是“研究型”。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对学校定位的认识以及某些趋同的意向,是不是也应该研究思考一下:作为省市以至于全国,人才培养的总体布局应该是怎么个样子的?都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吗?都要办成综合大学或多科性大学吗?

    3.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所界定的人才培养类型(研究型、应用型、研究应用型)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进步的需求、配置又是怎样的?这种人才界定的方式和我们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都是我们要进一步加以深入思考的。

    4.在当前教育大扩招的形势下,值得注意的是新办专业的动向——不少热门专业、“捷径”专业在大扩招形势下有了一个新的“爆破”。一些有长期积淀、设有特色专业的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对此如何进行整合?人才培养是否都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人才的输送渠道又是怎样的?

    5.要保证教学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尽可能把教学评估的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发挥到极致,把评估的推动作用落在实处,并保持久远,而要尽量排除“政绩工程”等因素的干扰和一些其他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一种有力的导向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发展的态势,急、快、变、新,总是让我们多多地感受到了。这就更加需要我们把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需要及时地从教育和教学管理理论的高度,根据现实情形以及征询汇集的各方意见,提出相关的应对之策,付诸实施。

    我们也还有必要考察和深入了解、研究国外的教学评估的现状,尤其是进行不同情况下的对比研究,取长补短,认真学习,适时传播。

    我国的教学评估工作有着十几年的历史,也有了一批历练多年的队伍,在新的形势下,这个队伍要壮大,思路也要更新。但我们也一定不能隔断历史。我们要学习研究20世纪以来的评估工作经验,并且要结合当前的高教发展现状,有学习继承,有改进更新,更要有所提高。不久前出版的《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就是已经奉献在我们面前的好材料。

    (四)加强参评院校的内部建设,促动上通下达,构建有力顺畅的管理体制,是进一步做好以评促建、整改建设的根本目标

    在评建过程中,建校的“硬件建设”,跨越前进是可能的,而且目前是成效显赫,有目共睹。 可是,办学的一系列“软件建设”还是要“慢工”、“实工”的积淀,在这方面要做跨越“非常态”的大动作,肯定是有难度、甚至是不可能的。

    比方说,在较短时间内引进有高学历证书的教职员似乎还不太难,可是对于大多数新教师来说,真正能够教好课、达到较高水准的,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在学校的教学建设以及教学评估过程中,“主讲教师”中的教学水平、“学风”中的教师风范等方面就是要认真考校的了。

    再说,争取足够的经费,使教学仪器数量和水平可以“跨越”达标,可是如何使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那就需要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认真地下功夫;在“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实在地做大量工作了。

    进一步说,学校制定出各类规章制度、管理表格,以及各种奖惩法规都是能够朝令即成文的,甚至可以朝令夕改!可是,要想使广大教职员工真心认同,并能够切实地协同一心,付诸行动,也不是学校各级领导来几句大声疾呼的豪言壮语就能把事情办成了的。

    上述一切工作都是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在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加大工作的力度、强度,尤其是要持久协力才能完成的。在这方面,不少学校建立了教学督导组、教学信息汇集及反馈系统、教师培训制度、教学技术学习班等。而最终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则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见到的不少“监控-保证体系”,较多为强势推动,不乏利益驱动的意味,而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提升广大教师员工从业的责任心和从教的荣誉感,则更显重要和急迫。

    教育是维系社会、发展社会的公益事业。北京大学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还说过:“大学不是养成资格之所,也不能成为贩卖知识之所”。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不能忘记教育的主旨和大计。管理入流,办好大学才有希望。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以情感融动来唤起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合作,使他(她)们能以“情系学校发展”的精神一点一滴地做好本职的事情。我们的教学管理要做到:严密有序,通情达理。可以这样说,管理有技术,但其内涵是科学,也是艺术,甚至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是责任和爱心相结合的高尚的艺术。

    我们要把评估工作的积极作用,正面的东西努力发挥到极致,而且要尽量让它(这种激发态)保持到较长的时间,使之成为我们实现办学理念、办好高等教育的思考范式和工作习惯。而加强学校的内部建设,构建一种和畅通达、有力持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则是其关键的关键。

    我的看法:教育主旨要以人为本,以真善为衡;学校发展要以建为本,以久实为衡;教学管理要做到严宽相济,以畅达为衡。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