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高考三十年 > 观点·争论
范谊称取消高考不影响公平 建议考察学术潜力
2007-03-08  新华网  □晨报特派首席记者 郭翔鹤 □晨报特派记者 田辉

字体大小:

  在本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范谊提交了多项议案和建议,其中引起最大反响的是《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在他看来,“现行高招制度已经失败。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

  改革时机到来: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

  “据我国人口统计,2008年满18周岁的青年为2621万人,2009年满18周岁的青年为2008万人,减少600多万人。这种青年人减少的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我们只需要保持现在的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会大大提高。因此,上大学的机会和公平性问题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范谊据此认为,对高考进行历史性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因为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体制,范谊认为高考招生改革已到紧要关头。“西方国家几乎都没有高考,日本、韩国的高考分数在高校招生要素中所占份额也没有我国高。实际上,我国已经认识到高考的弊端,并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在看来是‘轰轰烈烈想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推行应试教育’。目前,要把素质教育改革推到实处,关键就是废除高考并用新的招生体制取代之,这是事关民族命运的大事!”

  具体改革方案:增加“学术潜力测试”

  范谊为自己的改革计划设定了一个基本框架:一,学业因素占50%;二,非学术因素占30%(含考生社会服务记录、学校社团记录、艺术技能发明竞赛获奖);社会评价20%(含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范谊特别提出,废除高考不是说没有文化基础也可以进高校,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是必要的。他认为,高校招生考试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即参考高中会考成绩及类似美国高校招生SAT考试的“学术潜力测试”。

  “‘学术潜力测试’考察的是未来,是关于学生从事学习、研究时的思维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的测试。而目前的高考则大多注重智商测试,实际上是在辨别精细差异的问题上玩游戏,不断地淘汰学生。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教育资源是利用多年的公共税收建立的,但只要我分数高,这些资源就可以为我的个人成功服务,这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意。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一流高考成绩的学生未必走上工作岗位会有一流的表现,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未必能竞争过一般学校毕业生。目前高校已经不包分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通过市场分配教育资源,这更给了高考改革以机遇。”

  防止高招腐败:可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

  废除高考讨论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保证绝对公平,不易出现高考招生腐败,如果一旦废除高考,在所谓“社会评价”的环节,会否出现“人情分”从而滋生招生腐败?对此,范谊表示自己已有所设想。

  “预防招生腐败,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的,这并不是我的一篇建议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从学理上说,人类的任何文明成果都是有副作用的,不能因为一个改变可能产生问题就什么都不做了吧?即使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招生腐败的个案也是有的。所以,即使实施新的招生体系,个案也未必就会增加,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高校愿意长期招收低质量的学生,教学工作质量下降,会给高校的学术声誉带来致命的的影响。因此,我认为高考改革公平不是问题,尤其是当前教育资源已不短缺,应该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