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高考三十年 > 观点·争论
张保庆:废除高考将会导致“天下大乱”
2007-03-08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昨日,就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两会”上建议废除高考,创新高招制度的建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代表在“两会”期间的建议,并将收集整理,“两会”后将研究并答复代表。

  “我已经从媒体上看到了这个代表的建议。”昨日,王旭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两会’应该让代表委员充分发表观点和建议。我们会在‘两会’结束后对代表委员关于教育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后逐一回答。”

  而正在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废除高考将“天下大乱”。张说,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还是最成功的、比较公平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在没有找到更好、更公平的办法之前不能废除高考。他承认高考的问题很多,以前教育部门也曾做过一年两次高考的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在现阶段只能采取国家统一高考形式来选拔高等教育人才。

  高考不能废除但还得完善

  针对“ 废除高考” 、 “ 名校掠夺教育资源” 等观点,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废除高考将“ 天下大乱” 。

  考试、考核是公平竞争的途径,如今不仅是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要考,公务员也要考,干部晋升也要考,考试、考核越来越多,以考取人,以考量人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试想如果那所高校不以考进人,那将是一种什么状况,所以张保庆认为废除高考将“天下大乱”有一定的道理。

  考试如同比赛,比赛能比出佼佼者,考试也能考出人才。但考试也有很多弊端,死记硬背,考试不对路,临场发挥的偶然因素等等,它固有的束缚性和局限性又不能完全展现人才的全面,高考的弊端显而易见,来自宁波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交出了长达8000余字的《关于废止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他认为:“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废除高考的时候,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取代高考的新的高校招生体制。”  高考有很多弊端,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好、更公平的办法之前废除高考危险更大。

  考试不是唯一衡量人才的渠道,但它是公平的象征,没有考试就没有把关的尺度,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走后门,拉关系就会成风。人们可以回顾文革期间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那一幕。那时搞民主评定,组织推荐,突出个人表现。但是为了上大学,很多官子弟,关系户,很多文盲半文盲也乘机进入了大学的大门,那时上大学很难说是公平、公正,而且上大学的人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甚至乎一些人还得从小学的知识补课。而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人才却进不了大学的门。七七年恢复高考,真碰真,硬碰硬,为人才公平竞争垒起了一道槛,至今为止,考大学凭分数已成了人们的共识。虽说一些大学扩招,一些落榜者花上几万元钱也能坐上大学的位置,但是多少还是有个分数最底线卡住。由此说来,高考不仅不能废除还得加强、完善、提高。

  高考要做到公平,在招生人数上就得有个限度,不能无休止的进行扩招,特别是要防止那种花上几万元买学上的做法,不能这边是严进,那边是钱进。招进的人员必须具备上大学的素质,能跟得上进程。对于计划外招生要有严厉的措施进行防范。

  高考的课别必须全国统一,高考分数必须统一圈定,高考的名额不能太倾向性,照顾性,基本上要做到一视同仁。从根本上杜绝甲地到乙地考的高考移民,在公平合理的框架内,把好的考生录取到好的学校。

  高考人员的加分要严格把关,不能随意乱开口子,更不能弄虚作假。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软的专业(如:艺术、体育等)更应制定科学的录取标准,不能让一些差生混入大学内。

  高考不仅是中国有,世界很多国家都是如此,在目前或者说在相当时期内,这一考试制度都不可能废除,不仅不能废还得不断的完善。高考是公平、公正的唯一选择,它虽然有弊端,但利大于弊,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是加强其内部的自我完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