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第二届京师教育论坛 > 专家访谈
芦咏莉:教师如何完成从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变(视频)
2010-06-02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北师大心理学院副教授、著名心理学专家芦咏莉接受专访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采访实录:

  记者:教师培训中如何帮助老师实现从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芦咏莉:大家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老师芦咏莉。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就是在教师培训中如何帮助老师实现从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第一,让老师体验到做研究的乐趣。研究工作一定要和老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让老师解决他身边的问题。比如说学生教育、课堂教学、文本解读、团队建设、人际沟通、家校合作等等。我们要在教师培训中帮助他去解决这些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让老师体会到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除了让他体验到这就是个研究之外,还要让他感受并思考,‘如果原来没有做研究,结果会怎么样;现在做了研究,结果又会怎么样’。在这种对比中让教师体验到做研究的乐趣。

  第二,向老师提供做研究的专业支持。因为我们很多老师都是学科背景出身,对于怎样做研究这个话题,更多的是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方法论。在研究这方面经受的训练可能有,但是比较浅,更谈不上实践。所以我们提供更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科学的一种工具、方法等这样的支持。最好能建立资源库,让老师就像查字典一样,甚至能像傻瓜照相机那样随处可用。

 

 

芦咏莉老师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第三,让老师体会到做研究的成就感。就是说,每当老师有一个阶段性的研究过程的时候,我们要和老师一起去梳理,一起去总结,让老师看到他自己付出的心血。最后变成铅字也好,或者交流也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我相信老师也会像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在报纸上发表成铅字时的欣喜一样,那种喜悦程度是一样的。

  第四,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老师个人做研究获得成就的时候并不是整个培训的结束。要为所有有志于做研究型老师的老师们搭建一个平台。只有这样,我们在这一条比较艰苦、要付出很多的荆棘之路上,才不会感到孤独,而且有归属感。同时这种同才的互助,互相的交流也是促进老师提高的非常好的通道和渠道。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老师愿意加入到这队伍来,使得中国的教师有更多的人自愿并且享受着从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谢谢大家。

  记者:谢谢芦老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科研取向勿“逐热而动”
· 新课改新观念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 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开幕式(视频)
·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院长——王振中专访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郭庆主任致闭幕词
· 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4月25日成功落下帷幕
· 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倡议书
· 教育部国家督学傅国亮先生做主题发言
· 广西玉林实验中学校长——黄创军专访
·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专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