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 传统节日晚会 > 新闻播报
2010经典诵读晚会(中秋)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
2010-09-20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2010年9月19日,“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晚会(中秋篇)暨西南政法大学60华诞大型文艺晚会”在西南政法大学隆重举行。晚会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

 

  全场晚会结合中秋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含义,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建校60年来的光辉历程,先后以《举杯邀明月》《月是故乡明》《天涯共此时》《为了天下人的团圆》和《望月诵中华》5个篇章展开,情深浓厚,大气恢宏,向观众铺展开了一幅中华文化的有声画卷。

  巴山竹海间升起一轮光照九州的明月,舞台上宛如银河泻地,西政民乐团的同学们抚琴奏笛,忽然间,伴随着奔腾的鼓声,西政学子琅声齐诵,诗韵婉转,词律铿锵。《月下独酌》《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静夜思》的联诵之中,独具重庆特色且失传800年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鲤鱼灯”炫然出场,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

 

  随后,晚会以《月是故乡明》《天涯共此时》两个篇章,展现了海内外同胞中秋望月、情系中华的绵绵情思,也表达了西政人60年来杏坛耕耘、与祖国命运相连,心心相通的拳拳之心。其间,西政的教师代表以一曲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为母校献上了自己的生日礼物。

  九州升明月、天下盼团圆。第三篇章《为了天下人的团圆》,全景展现了为了百姓的安宁与团圆,而坚守在各种岗位上的劳动者们奋斗不息的壮美情怀。在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演员们的舞蹈《誓言无声》中,政法干警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拳拳深情得到了充分的诠释,磅礴大气,掀起了整台晚会的高潮。

  当《中华诵》的音符敲响,晚会进入了尾声《望月诵中华》。西政人用青春的热诚,在万里清辉中,向中华儿女致以最深情的祝福,向祖国作出最坚定的承诺。此台晚会不仅是西政师生献给母校的一份生日厚礼,也是西政师生为彰显中华语言文字魅力、弘扬中华经典文化的一份中秋献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绵延不息的秘密就是中华语言文字的长盛不衰。千百年来,流传下的经典不可胜数,江山代有文章出。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从2010年起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就是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举措,是新时期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抓手。

 

  晚会实况将于9月22日中秋节当晚9点42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播出,新浪视频也将同步播出。视频可在中华诵官方网站上反复收看,网址:zhonghuasong.edu.cn。

  中秋节当晚,由教育部语用司、中华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国家天文台、湖南旅游局、北京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主办,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千古名楼赏月会”也将在湖南长沙市举办,届时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将直播赏月及晚会的全过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2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通知
· “中华诵”2012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启动
·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作文大赛投稿结束
· 关于在教育系统中开展“中华诵·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
· 中华诵·2011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启动
· 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名单公布
· 教育部介绍:中华诵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 经典诵读大赛作品展 集体诵读《独白》
· 经典诵读大赛作品展 《致橡树》
· 经典诵读大赛作品展 《红高粱》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