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改革
经济体制转变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2002-02-01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教授 刘尧

字体大小:

  内容摘要:本文对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体制下的本质特性、目的要求、作用关系、管理方式、行为来源、运作规律、内容侧重、评价依据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 键 词: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世纪之交,我国对高等教育诸项重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为使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转化”而有效的进行,我们很有必要对市场与计划两种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本质特征:市场开放性与行政约束性

  在我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分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经济效益的中心地位。它要求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当然也包括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经济性。

  现代社会制度是一种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竞争选择,以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竞争性首先表现在人才能力的竞争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就是要为社会拥有适应竞争要求的人才而作为,因此,它在本质上具有竞争性。现代社会制度下以竞争为本的经济,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并且也只有努力发展自我,才能使经济获得真正立足市场之功。高等教育为经济建树自我,必须发挥创造开发功能,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创造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不以自身存在为目的,它为社会而存在,一切为了经济发展之需。不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以怎样的形式与社会发生关系,在社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决定下,它们始终保持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以服务效果的提高为其存在价值的标志。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服务性。

  市场经济是多变的,在曲线运作中吐故纳新。用人单位是以不断调整和发展的人才结构去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竞争要求的。今天拥有人才不一定明天就握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那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的作用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它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高等教育是政府指令性的产物。其行为在计划的统一要求下进行,有着明显的计划约束性,它只求任务指标数量,不求行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求按部就班,不求开拓创新;只求整体效果,不求个体发展。因此,市场——高等教育常是两条轨上的车,不是互不搭界,就是互相撞车。

  两种不同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特质,表现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存在。它的经济性、竞争性、创造性、服务性和动态性表现出它的时代特征,也为它注入了生命活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计划约束性正是它少有活力的根本原因,也存在着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必然性。

  二、目的要求:市场适应性与国家计划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需要,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于目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行为途径具有多样性。需要进行高等教育否,需要进行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其根据均主要在市场经济的需要之中。由于市场经济千变万化,因此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是多样化的,这就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出现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市场经济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决定了高等教育行为的实效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为市场经济之需而存在的目的,表现它只有紧贴经济运行之需要,从而有效地发挥促进作用,把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使自己真正满足目的要求。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也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如何从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类型中选取所需,决定于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效果。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调整教育类型,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个目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国家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往往不与本地经济发展之实际相联系。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下达计划,同时发放统一教材、规定统一课时量、统一出题考试、统一评定结果。这种高等教育与本地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水平有多少联系,通过教育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往往是高等教育所顾及不到的,也是难以顾及到的。长此以往,高等教育虽然有了较大发展(比如西安、沈阳、武汉等),但对地方区域经济的效果不明显。此种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高等教育与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它自然是当前改革的重点领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审议会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 WTO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十大对策
· 教育部官员谈WTO与教育改革
· 高校教材管理改革初探
· 集大诚毅学院创新体制求发展
· 体制创新与高教改革
·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与展望
·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 国际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