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权威人士告诫毕业生:行使你的拒绝权
2001-12-26    本报记者 桂青

字体大小:

    就业市场怪相百出

  随着毕业生就业高潮的到来,人才市场上一些怪现象频频出现:

  怪现象一——一位北京工业大学的女生向我们反映,她去一家单位面试时,用人单位竟问到了一些令她难以启齿的问题。(在媒体上,这种用人单位向应聘者问隐私的怪事儿也时有发生)。

  怪现象二——有的用人单位把应聘者的血型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

  怪现象三——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上写下了“招聘单身外地女青年”的招聘说明。

  怪现象四——某用人单位以相貌不佳为由把一应聘者拒之门外。

  怪现象五——去年,广东某女生在简历上写下了“本人能歌善舞,能喝酒”等话,某外国语大学一位女生为了拥有苗条的身段,学习好莱坞性感明星梦露,去掉了两根肋骨。今年,女大学生为用人单位呈上写真集的现象不时出现,令人乍舌。

  这些现象实际上是障眼的招聘迷雾,在它的迷惑下,毕业生容易走入招聘误区。有些运营不规范的单位或者具有不良企图的个人,往往利用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抓住毕业生急于求职的心理,进行欺骗活动。

  面对今年比较冷清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不免有些焦急。现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现象,一些效益比较好,“人气”比较“旺”的单位就盯紧了名校的毕业生,名校的毕业生也只对这些单位“一见钟情”。一些不太吸引人的企业,也只能招到一般院校的毕业生,二流或三流四流的毕业生只能退而求其次。女生,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以上所举的例子中,女生的所作所为可属无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一位博士在面试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他说,用人单位是为了摸清应聘者的情况,好在安排未来职员的生活和工作时做到心中有数,明白了用人单位的意图,他就敞开心扉“交底”。上面所说的北京工业大学的女生说,她对应聘的那家公司事先不知情,遇到这样的场面真有点不知所措,虽然回答了考官的问题,但总觉得心里不舒服。今后再遇到这样的尴尬,她要一律拒绝回答。如果因为隐私、血型、相貌等问题在某些单位找不到工作,并不能说明自己没有能力,只能说明用人单位的人才策略需要调整。毕竟,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自己有真本事,肯定能找到工作。

  向“迷途者”进言

  部分用人单位的一些“奇怪”做法,往往被同道们嗤之以鼻。NCR金融系统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汪大正说,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是要他们来做事的,不是来喝酒、娱乐的。因此,如果他接到这样的简历,一概拒绝。他奉劝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在单位面前展现“本色”的自己,过于花哨的简历和试图一语惊人的面试表现,本意是要使用人单位折服,结果却有可能适得其反。

  面对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一些令人费解和担心的问题,高校的就业中心也心存无奈。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处的参有文副处长说,在广州,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有非法运作的手段,愿意招聘一些女大学生为公司搞公关。中国人民大学去年曾有两位女生到广州发展,因为无法适应天天喝酒、应酬的生活,一位女生辞去了工作。北京大学就业中心的李国忠主任说,就业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遇到不合理的招聘意图,毕业生要学会勇敢地反问用人单位的意图是什么?如果喜欢某一个岗位,可以到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一下。至于用人单位根据血型来招聘人才,纯粹是搞笑,简直和算命的差不多。用人单位应该从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临时事件的处理能力上去衡量毕业生的素质,而不应该用没有科学依据,没有研究定论的东西来评判人才。

  人才市场发出忠告

  面对用人单位的一些不良企图,毕业生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研发处的陈世华处长说,根据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招聘中出现歧视性条款,也不得设立名目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如果有,应聘者可以向有关部门对这些用人单位提起诉讼。但是,在劳动法和人才市场的管理条例中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询问隐私。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招聘中,只要招聘和应聘双方约定,一些招聘手段就是合理的。比如,一些特殊的岗位如会计、财务等,用人单位可以使用测谎仪测试应聘者的保密能力等等。用人单位也可能利用一些小技巧,以询问隐私等手段来测试应聘者在尴尬境地中的反应能力。这类行为,人们可怒、可责而不可止。毕业生应该在求职前多了解一些人才市场的管理条款,在应聘中如果见到用人单位一些违反市场条款的行为,可以不予理睬。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张宇泉主任认为,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经理起码应该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而在招聘中询问应聘者的隐私,是对人的不尊重,以血型取人,是一种无知。如果毕业生真的遇到了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把他们“pass”掉。在就业中,应届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人数多,没有经验,最需要帮助。张宇泉提醒毕业生,找工作时,去各地教委、人事局审批或承办的招聘会比较保险一些,这些机构在审查用人单位的参会资格时都比较严格,不会允许一些没有经营许可证,从事不正当生意的单位进场。而且,如果出了事情,市场可以追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一就上就业课 广西高校实行就业指导教育
· 东北地区高师联合打造毕业生就业市场
· 不能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 入世前人才争夺战揭幕猎头“铆牢”高校
· 受"9.11"冲击今年研究生就业高就难
· “态度决定一切”
· 企业招聘 "媒体攻势"先进校园
· 女大学生当起殡葬工
· 高校女大学生为拍"求职照"不惜排长队
· 一些知名企业提前在福州高校争夺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