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上海为何抬高外地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
2002-01-29    

字体大小:

    上海1月28日电(记者杨金志刘军仇逸)

  来自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的消息说,部分地方高校的本科以及以下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今年不再具备进沪就业的申请资格,而研究生不受此限。这表明以往外地高校毕业生求职方便的上海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城市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上海在《关于2002年上海市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规定》中提出了这样的“基本条款”:一般为毕业研究生或上海高校,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划转地方的高校和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的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规定》还列出了符合条件的外地高校名单,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2所高校入“榜”。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汪歙萍表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用人政策口味变“刁”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有关政策规定的调整是为了适应上海构建人才高地战略的需要,提高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的整体素质。

  据了解,今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1998年进校的,这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第一年。当年国家计委和教育部确定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为108万人,比1997年增加7万人,增长6·9%。从上海的情况看,今年共有高校毕业生6·3万人,其中本科生占54·4%,规模之大历史罕见。

  由于求职人数增加,上海总体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世界经济变化对上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人才市场的波动就是一种反应。上海市有关方面透露,根据2002年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初步预测,高校毕业生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给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定下了基调。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加剧

  大学生如何适应这一供求关系的变化,“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负责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王小明。

  记者:请问王副校长,您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

  王副校长:我们必须承认就业竞争激烈是事实,而且我们也无法回避竞争。对于年轻人,应该勇于面对竞争,有高期望值不是件坏事,关键是期望值要建立在对自身情况的正确认识上。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只是多读了几年书,追求效益的用人单位似乎没有必要会出太多的报酬。

  这是我们广大毕业生必须正视的。

  记者:教育部的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在选择单位时最看重自身的发展。这一点在上海大学就业调查中也有反映。请问您是怎样看待个人发展问题?对大学生在择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副校长:大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发展潜力。如果说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话,就是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主流。举例来说,随着我国进入WTO,国外企业、国外管理模式都将进入国内,在“狼来了”喊了多少年之后,我们终于要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今年不少企业将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中兴、华为两家国内著名通讯公司招聘时定位在研究生,说明企业产品要真正打进国内外市场,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

  记者:面对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少大型跨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纷纷裁员或停止录用新员工。有些大学生感到,找工作越来越难,您觉得有何对策?

  王副校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认为对大学生提出的应对之策是:选职业而不是找工作。职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概念,不应该仅为一时的收入或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同样一个毕业生,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五年之后将有完全不同的发展结果。我劝毕业生重视专业在求职中的作用,因为用人单位仅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会倾向于选择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如今不少毕业生纷纷“跳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非所用,难以人尽其才。

  因此,我们在求职中应该尽量寻找与专业对口或相近的职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成功率,还可以发挥已有知识积累的最大效能。

  “限制条款”是不是“地方保护”?

  自1999年起,外地高校毕业生只要与上海单位签定就业协议,就会自动拥有一个上海户口。此番《规定》一出,甭说外地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是在上海求学的外地大学生,思想上波动也比较大。

  来自安徽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系学生顾潜说:“上海引进外地大学毕业生政策已坚持多年,今年是否已经‘饱和’?乍一听这个消息心里很没底。”

  上海抬高外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槛,本地大学生毕业是否松一口气?一位上海籍的上海交大学生陈谦说:《规定》出台后,前来上海求职的人更加“厉害”了,这对我们上海籍的大学生客观上形成挑战。不过他话锋一转:

  能与这些外地优秀人才共同竞争、工作,有利于上海,也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

  上海市副市长周慕尧解释说,目前上海市的1700万人口中大学毕业生仅占1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十年来上海经济能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依靠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因此,上海人才政策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控制人口,不控制人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一就上就业课 广西高校实行就业指导教育
· 东北地区高师联合打造毕业生就业市场
· 不能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 入世前人才争夺战揭幕猎头“铆牢”高校
· 受"9.11"冲击今年研究生就业高就难
· “态度决定一切”
· 企业招聘 "媒体攻势"先进校园
· 女大学生当起殡葬工
· 高校女大学生为拍"求职照"不惜排长队
· 全国首个女工程师学院在沪成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