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4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91周年校庆前夕,清华园里春风拂面,紫荆盛开。从海内外返校的清华博士后们,齐聚在被称为“博士后广场”的清华园北院旧址草坪前,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题词纪念碑揭幕仪式。
“清水滋润学府华木擎起辉煌博采科学精华士当为国争先后辈定能居上”
吟咏着李政道先生这段联首字而成“清、华、博、士、后”的题词,在仪式上发言的建筑学院博士后孙成仁说:“今天是一个值得所有清华博士后激动和怀念的日子。在李先生题词碑揭幕之际,不能不使人怀想,博士后制度是李政道先生首倡、邓小平同志英明决策的结果。饮水思源,回味绵长。清华前辈有云:‘名师人人华顶松;诸生个个春前柳’。我们博士后依托的是‘华木’,擎起的将是辉煌!”
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金锡华介绍说:“自1985年底我国正式建立了博士后制度、1986年3月清华大学招收第一名博士后以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最初的7个发展到现在的24个,在站人数由8名发展到现在的540多名。18年来招收博士后总人数达到1397名,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博士后年轻,精力旺盛,又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揭幕仪式现场,文质彬彬的热能系博士后李登新成为“新闻人物”。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他在参加“清华大学博士后烟台科技行”活动中,提出了“氰化提金废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设想,并设计出简单的工艺流程,山东蓬莱黄金(集团)总公司很快做出了投资试验的决定,并与他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
本次活动的赞助者、蓬莱黄金(集团)的总经理穆范敏先生告诉记者:“该项目不但可以解决传统黄金尾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问题,增加企业效益,而且可以消除氰化渣对环境的污染,企业每年将因此获利3000多万元。通过与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和博士后联谊会的合作,我们深切认识到:博士后是我们企业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