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北师大与百年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2002-09-06    记者 翟博

字体大小:

  一部北京师大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史。拨开历史的尘埃,穿越时间的隧道,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北京师大与百年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荣辱与共,承载的百年沧桑,传承的世纪辉煌。

  今年9月8日,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百年华诞。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百年奋斗,百年辉煌。她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洪流发展,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和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锤炼,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北京师大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旗手,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缩影。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师范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最早起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和德国。在中国,师范教育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首创南洋公学,特设的“师范院”为中国师范教育之始。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之始。因此,北京师大不仅是我国设立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而且其建设的过程也真实地记载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的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许多爱国志士提出,救国之本在于开办新学、培养人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主持重建京师大学堂。因考虑“国家需材孔亟”,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1902年12月17日正式开学。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开端,也成为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源头。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把师范教育单列系统,把师范学校分为初级(各省设立的师范学堂)和优级(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两类,专门制定了师范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办学宗旨、学科分类、课程设置、入学要求、毕业效力义务等。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编制课程,引进国外现代课程,编撰教材,初步奠定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基础。从此,我国有了比较完善正规的师范教育体系。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国内的有识之士仍不忘发展现代教育。1912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1925年,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亦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它预示着中国教育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一部北京师大的校史,就是一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也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北师大师生不但致力于钻研学问,而且时刻关心祖国的命运。1919年5月,北洋政府代表准备在出卖主权的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到了国内,3日晚,北京高师工学会星夜与北大等学校联络,4日,北京高师的队伍最先到达天安门广场,与相继赶来的北大等学校学生一起,愤怒声讨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在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壮举中,高师学生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使北京高师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之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占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并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大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兰州,在黄河岸边的荒滩上再次平地起家。从而使其成为除陕西以外的大西北第一所国立高等学校,为西北地区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均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9年,一轮红日照亮了中国大地。沐浴着新中国的曙光,中国的教育事业从此获得了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进北京不久,毛泽东主席就亲临北师大探望老师黎锦熙等教授,听取他们对建国、办学的意见。不久,毛主席又为北师大题写校名。毛主席还亲自召见师大校长,指示各行政机关应为办好师大提供方便,使师大在全国师范院校中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七五”、“八五”期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学校被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

  中国师范教育的旗手

  中国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同近代中国革命一样,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自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立至今,既是中国现代教育曲折发展的100年,也是中国现代史曲折发展的100年。

  戊戌变法前夕,梁启超在其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出设立“师范斋”的设想,并疾呼:“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戊戌变法失败后,围绕京师大学堂,清政府内部新旧势力斗争非常激烈。清廷任命的管学大臣孙家鼐提出的有关设立仕学院等8大事宜中,对于师范斋,讳莫如深,不赞一词。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等维新派所构想的高等师范教育,无从谈起。1902年,张百熙受命筹建京师大学堂后,他勇敢地继承和发展了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强调“办理学堂首重师范”,创设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从而推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最终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全国划定了6个高等师范区,北京为首区。1928年,国民政府一度把北平九所大学合并为北平大学,在师生们的极力反对下,1929年北平师大恢复独立,1931年与北平女师大合并,形成新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新校形成后,北师大整合学科设置,正待重振雄风之时,1931年至1932年国内又出现了取消师范大学的激烈争论。其实,自1921年学制改革后,原来全国6所高师中,除北师大之外,或相继与普通大学合并,或停办,只有北师大仍独树一帜,坚持师范教育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道路。这场争论虽未通过,但却使学校的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上,再一次有关高师的争论,发生在1966年“文革”以前,当时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出现了两个口号的争论:一种口号是高师教育要“面向中学”,另一种口号是要“向综合大学看齐”。有人甚至提出要取消师范院校。1961年,在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大家就高等师范教育办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高等师范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的问题。实际上这场争论并没有结束,这一问题到二十世纪在80年代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在这次争论中,实质上就是对师范教育本质的认识。许多专家提出师范教育应强调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一致。在争论中,北京师大始终站在争论的最前哨,从理论和教师教育的价值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同时,学校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注意拓宽专业,加强科研,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校未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100年来,尽管人们关于师范教育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时的有人主张取消高师院校的设置,但是我国相对独立的高师院校不仅没有被取消,相反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自成体系,却获得了蓬勃发展。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到北京师范高等学校,再到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学府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今天北京师大不仅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领头雁,而且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这说明,百年高师的发展符合我们穷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个教育大国,百年来,各级师范教育,不仅支撑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基础教育巨厦,也对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站在新世纪新的起点上,回眸历史,我们如何评价师范教育的作用都不为过。

  秉承百年历史积淀,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建校百年来,北师大始终高举高等师范教育的旗帜,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鞭策下,逐步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校风。师生们始终把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作为崇高理想,教学科研工作的动力;把诚信待人、质朴立身作为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标准;把求真创新作为鞭策自己的科学精神;把为人师表作为一生的自我追求,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中国现代教育的缩影

  我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京师大学堂及其师范馆的建立,是我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也是我国完整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几乎与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引进同步。因此,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立至今的百年,是我国现代教育从萌芽到成长、发展、壮大的百年。北京师大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缩影。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即壬寅年),是为“壬寅学制”,正式规定了师范教育分师范馆与师范学堂两级,已初步有了师范教育初、高级形成的明确观念与体制构想。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新教育制度。当时“壬寅学制”虽然颁布,并未实行。1904年清政府重订学制,另颁《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师范教育分优、初两级,优级高于高等学堂,初级高于普通学堂。由此中国师范教育脱离了各学堂,开始形成了独立的组织系统。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起点,其意义是深远的。从教育理念看,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师范馆是其核心和基础。百年来,师范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从教育体制上看,师范馆的设立,以及脱离大学堂,而另立学堂,则标志着近代中国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系统的确立;从学校课程体系看,师范馆所设计的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混编的课程结构与教师养成范式,也从根本上奠定了百年来中国高师办学的基础与模式。

  早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时代,学校就积极引进国外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论,聘请国外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同时,建立教育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教育理论家,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1922年教育研究科第一期毕业生16人被授予“教育学士”学位。此举开创了我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的先河,也是我国首次给学生授予学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盛事。1921年,北京高师增设了理化、博物、数理研究科,之后又续办了国文、英语、史地研究科,同年,招收女生与男生同班上课,成为较早招收女生的大学。至此,北京高师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历史的积淀,使有着百年历史的北师大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师大在新的时代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动力和生机活力,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目前北师大拥有7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级基础性研究所,6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50个博士点,95个硕士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年来,北师大积极扶持和巩固基础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结合,以及不同课程体系的相互渗透,使北师大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了新的内涵。教育和心理学科是在全国具有优势和实力的特色学科,中文、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基础学科,而在基础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大批新的应用学科,则成为学校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要求的新的生长点。

  在为国家培养大量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瞄准世界前沿和国内热点科学研究,成为国家为数不多的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同时,北师大还承担了为国家培养培训高等学校和中学师资,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任务。教育部相继在北师大设立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等,依托北师大开通了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中小学教师网、中国高等学校教师网站等。

  探索新世纪高师发展新道路

  作为人民教师的摇篮,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母机,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师大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刻苦、创新的良好校风、学风,凝聚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成为我国培养优秀师资、各类专门人才以及进行多学科、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师大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其中在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特级教师就有400多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作出了光荣的业绩,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传承于京师大学堂的优良传统,北师大走过了百年辉煌,在庆祝建校100周年的今天,在新世纪开启之际,北师大人正在构想着新的百年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北师大人将如何继承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再创辉煌?这是时代赋予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命题。为实现百年学府的新辉煌,2001年北师大在学校党代会上就自己未来的办学思路,做出了重大的抉择,明确提出了实现学校“转型”和创办一流大学新的办学目标。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在“十五”期间,实现“向以教育科学、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为将北京师范大学建成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的转型,是高师发展的历史大趋势,也是百年学府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随着教师教育多元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现,时代对高师教育发出了深情的呼唤。适应时代的发展,北师大在新世纪开始的转型,将着重致力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创新。在学科结构方面,北师大在保持传统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在专业设置方面,在保持师范专业的同时,调整和增加非师范专业,实现专业设置的弹性和多元化;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逐步改变传统的本科4年培养教师的模式,试验4加X的培养计划,以体现人才培养多元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材受教的教育理念。此项改革将专业教育与教师养成教育相分离,前者因各专业实施,后者由教育学院进行,为创造“大学加师范”的辨证分合的新型教师教育范式,提供积极的探索经验。这一转型将从本质上预示着北师大历经百年的发展正在通过内在的超越,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百年学府,世纪风华,继往开来,再造辉煌。北师大建校百年的发展历程深刻地启迪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基础,不懈地改革进取、求实创新是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优良的校风、学风和长期积淀形成的大学精神是学校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兴旺发展、迈向一流的关键所在,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历史大趋势。祝愿北师大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把握时代的脉搏,弘扬百年名校精神,与时俱进,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党的三代领导人关怀北师大纪实
· 北京师范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
· 高校:一块吸引人才的巨大磁铁
· 庆祝建校100周年北师大举办两个国际论坛
· 苏州大学一壶开水收两角 学生直喊吃不消
· 北京师范大学:校庆现场趣事多
· 吃大学的骗子有多少
· 获教育部批准 北师大录取断臂少年
· 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共建北师大
· 北师大:百年校庆北美活动揭开序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