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毕业生就业步入市场轨道
2002-10-24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曹殊 记者 杨桂青

字体大小:

  2000年教育部决定停止使用《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派遣证》,改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建国以来使用了几十年的“派遣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小小证件的变化标志着高校毕业生由计划分配就业到以“双向选择”为主要就业方式的转变,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步入市场化轨道的新标志。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特点的新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初步形成。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建立并完善了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和规范了以高等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改革用人制度,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就业环境。1989年到2002年,全国1052万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仅近5年来,全国就先后有523万毕业生实现了顺利就业。

  1.深化改革 毕业生就业成绩巨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1989年到2002年,有1052万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按照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陆续就业。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合理配置,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需要,为20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21世纪保持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具体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政府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建立了宏观调控体系。

  国家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毕业生就业宏观调控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已由传统的直接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宏观的、调控的、服务型的管理,调控手段逐渐由就业计划调控向政策、经济等综合调控转变。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改变了用指标卡人的办法,每年公布本市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专业名单,按照名单来调控进人指标,放弃了以前单纯用指标数量控制进城人才的做法,改用经济、才能等指标来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仍然强调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作用。其办法是,近期内,对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管理,仍主要通过制定就业方针政策和每年制定全国性毕业生就业计划来实现,以后将逐步放权,国家只制定部分就业计划,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所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条件成熟后,政府不再下达毕业生就业计划。

  3.转变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的模式,由以前的以“过程管理”为主,向“目标管理”为主转变,改变传统的计划、编制、指标控制的繁琐审批办法。

  4.逐步实现“政事分开”,区别管理和服务职能。自1991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和完善了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第二、改进和完善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改进和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要求高校转变职能,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

  1.毕业生就业的管理工作方式进一步转变。直接的行政管理的方式越来越淡化,提供供需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的服务式管理方式日渐起主要作用。一方面,各高校要在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打通市场渠道。复旦大学的“前程就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的“全程就业指导”,都是很好的尝试。在教育部部属院校中,已经建立起专职教师担任专职就业知识指导员的制度,由有经验、责任心强、熟悉就业市场规律和信息的老师来为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高校还担负着向社会和用人单位宣传自己的毕业生、推荐毕业生就业、向用人单位提出选人建议的任务。

  2.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丰富多样。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人生价值理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成效日渐显著。

  3.高等学校在培育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为了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积极整合优势资源,采取多种渠道和方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所组成的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是很好的尝试,也是成功的拓荒者,为其他高校启发了就业工作的思路。目前,协作组正在开展有关大学生职业教育、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教育部部属高校中的就业共同体有6个,其中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和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官方组织,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外语外贸类就业协作体是民间的自发组织,各类高校因为所遇到的问题近似而自觉组织起来,探讨问题、举办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高校还积极开发网上就业市场,目前,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就业信息网站,并在校园网上与一些大型人才网站建立了链接,方便了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学生司和清华同方公司于2001年3月合作开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是国内收集毕业生信息最全的网站,是展示毕业生风采的窗口,方便了用人单位的选才工作,同时也为毕业生创造了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求职意向的地方。

  第三、转变了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机制,市场成为配置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兴起,“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主要方式。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实现了由靠国家分配工作,向通过市场竞争上岗的转变;用人单位的用工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中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价值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得到体现;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双向选择”配置毕业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第四、利用就业反馈教学、招生的制度已经在高校内普遍建立。

  毕业生是高校直面社会,检验自己培养结果的窗口。目前,高校得到社会对高校教学、对人才培养反馈意见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毕业生就业是重要的一方面。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的弊端和优势暴露无遗。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个用人单位都是一名裁判。就业不仅对教学有重要反馈作用,同时也是招生工作的晴雨表。就业形势不好,就业率不高的专业,高校就应该缩减或停止招生计划,就业势头旺盛,供不应求的专业,就应该有计划地增加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听证会制度。每年在招生前,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都听取就业部门提供的年度报告,把它作为改革的重要依据。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类似的制度。

  2.完善机制 社会用人环境逐步好转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变化,使市场的概念深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思想。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不再等待学校为自己分配工作,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爱好以及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运营需要和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需要来为自己招聘合适的人才。在新的就业机制下,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范围增大,非常有利于单位的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证。社会宏观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也在不断改革,向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发展。

  第一、人才环境逐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健康、迅速地成长。

  200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对社会营造新型的用人环境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纲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树立发展新理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在这种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都将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巨大的改观。与此相应,收入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都会更加科学,真正体现激励人成材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在这种环境下就业,能够得到快速、健康的成长。

  第二、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条块分割局面逐步被打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将更加顺畅。

  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大家关注的焦点、就业问题的瓶颈,主要集中在户籍制度改革上。能否加大力度,彻底改变以前以户口限制人才、人口的人才、人口流动制度,是能否真正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制度保障。上海的柔性流动制度和最近推出的居住证制度,是国内各大城市中最能体现政府合力的制度。

  第三、就业准入制度已经逐步确立,并开始实施,不仅有利于规范职业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公平竞争,较快适应工作环境。

  双证制的实施,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劳动部已经确立了90个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职业。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毕业生不再只满足于各门功课都过关,拿到一张毕业证,还需要在课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争取考取一种或几种专业证书,为自己的就业多提供几条途径。

  3.未雨绸缪 确保扩招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高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据初步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有175万人,2004年有232万人,到2005年,将超过250万人,按照平均初次就业率70%计算,2003年有52.5万、2004年有69.6万,2005将有超过75万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今后几年之内,如何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促进高校毕业生体制从计划体制下稳步转入市场轨道,改革落后的用人机制,为高校毕业生这种宝贵的人才资源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解决在高校扩招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总体上说,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各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相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地区分布、结构上很不平衡。专科生就业难、人才的地区差异(孔雀东南飞)等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全国各就业市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供需矛盾只是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社会各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首先,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研究解决本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等障碍,取消限制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取消对接收高校毕业生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费、出系统费和其他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政策。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公安部门凭高校毕业生所持的《就业协议书》、《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落户手续。

  其次,高校要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等专业及社会其他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适当控制专科、高职层次中文科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设置不合理、就业率低的专业要减少或停止招生。高校,特别是专科和高职层次的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与劳动部门合作进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试点。高校还要对学生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毕业时暂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把档案和户口在所毕业高校保留两年。

  第四、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基层就业,扩大毕业生就业范围。各级政府要抓住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和大中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五、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工作应该主要在高校内举办,多开展专业型、中小型招聘会,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要相互贯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广东省省长向大学生作形势报告
· 国企为什么留不住新来的大学生
· 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 北京明年毕业生增2万就业市场发“警报”
· 看地下职介怎样骗钱 一女大学生的打工经历
· 关于大学生就业“赶早集”的思考
· 高校就业指导观学生择业观都要变
· 毕业生增2.3万 高校明年继续显就业压力
· 广东省人事厅:每年7月前大学禁办招聘会
· 北京:外企用人逐年减 教委接收毕业生最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