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0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近日揭晓。东华大学的“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研究”项目入选,该校也因此成为华东地区唯一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高校。一所以纺织为特色的“211”院校,何以在短短3年内凸显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呢?该校校长徐明稚教授的回答是:“三兴教”:形成办学高境界。
“观念兴校”为先导
学校要发展,思想观念必先行,要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来带动体制、机制乃至学术的创新。正确的观念可以促进和推动发展,落后和陈旧的观念就会阻碍或窒息发展。徐明稚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人一谈分配制度改革,就必谈课时津贴,简单地用“记工分”的办法计算教师的工作量,结果算掉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精神和境界,越算越斤斤计较,越算使得质量和水平的概念越淡薄。所以学校要发展必须先从观念上突破,也只有观念突破了,学校才有了迈向一流的可能性。
徐明稚认为,目前学校最需要树立这样几个观念:一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观念。学校要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大的服务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为学校、学科、教师、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是争创一流和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学校要努力克服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或无所作为、甘为二流两种极端思想,既要面对现实承认落后,又要不甘落后,振奋精神,勇于创新,树立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三是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有了一流的大师,才能办成一流的大学。学校要尊重各类专家的专长,使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安其所;要调动一切政策因素,形成学校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 同时,还要树立研究和遵循现代大学制度的观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只有视野更宽,立意更高,胆子更大的观念,才能真正兴校。
“学术兴校”是关键
作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术兴校有着更深刻的内涵。高校本来就是学术的殿堂,可这些年的发展过程却使得原本清晰的问题出现了认识上的模糊。徐明稚认为,这种模糊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在高校内部规模重于质量,形式重于内容,外延重于内涵的倾向开始抬头;二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和实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为学校的发展争取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高校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这本来也是好事,但是在高校内部也开始出现“硬件”重于“软件”,“大楼”重于“大师”的倾向;三是前几年高校经济的困难使得学校内部学术至上的氛围有所淡化,人们的学术追求有所弱化。
“现在是正本清源、重心回归的时候了”。徐明稚告诉记者,高校增实力,上水平,主要就是增学术实力,上学术水平。为此,东华大学设立了学术报告的专项经费,邀请学术大师来校作报告,鼓励教师作学术讲座,2002年共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341场;其次,鼓励各学院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类学术会议,特别是高层次的国际会议,去年学校首次举办了“新型纤维材料国际会议”,承办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东方科技论坛”,取得了2004年“第83届国际纺织年会”和2003年“国际服装院校常务理事会”的举办权等。正是学校积极营造的这种学术气氛,才使得教师具有学术追求,学生产生学术兴趣。
“管理兴校”作保证
“管理出生产力”。这在学MBA出身的徐明稚心里有着特别的感触,“学校在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上达成共识,但这些目标、思路的实现和贯彻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学校的管理。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创一流的胆识和勇气。”
一年来,东华大学以较大力度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办学,充分尊重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心全意依靠专家治学,提高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决策上的地位和作用;实质性地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做到人权、财权和事权的统一;推进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岗位意识,增强团队责任,拉开差距,提倡优劳多得;通过新一轮干部聘任,加大干部轮岗力度,全校正职轮岗率达56%,教学、科研、规划、外事、校办等一些重要部门的正职都是新面孔。同时积极推进干部年轻化的进程,新的聘任激发了干部的激情和活力。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三兴校”带来了学校面貌的巨大变化,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了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徐明稚坦言,这“三兴校”最终将形成的是一种东华精神,用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来推动学校不断向前,才是学校应该追求的更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