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性教育 何时变必修?
2003-02-19    

字体大小:

    一部面向大学生的性教材首次出版,印刷了6000册,书上柜没多久就销售一空,这不由发人深思。有人说,连售套机都进校园了,性教育何必还遮遮掩掩呢?

    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

    现实 遮遮掩掩

    因为观念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性教育一直遮遮掩掩,似乎是不让人轻易跨越的“雷区”,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更谈不上编撰专门的性教育教材了,正是由于我国大学性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了性教材火爆脱销一幕的出现。

    在我国各所高校里,基础课程一般占本科全部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很少有高校在教学计划中为性教育课程安排了位置。现在全国只有华中师范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坚持开设性教育选修课或相关讲座,而且这几所大学仅有的性教育“阵地”靠的还是开明的校领导“网开一面”和一些热心教师的苦心“经营”。

    求知 八仙过海

    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

    据记者了解,现在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观看黄色录像和黄色漫画、与同学交流“荤笑话”等获取性知识,更有甚者,“在实践中学习”,即在校外同居。

    在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推行的正规性教育持排斥态度,“学校也组织过一些讲座,还看过一些教学片,但是我们都不感兴趣。说真的,这些片子里的内容我在初中时就知道了,看了没什么用处。”一位大四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焦点 隐私意识

    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各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大学生性科学协会,但是该协会成立以来却一直处境尴尬。

    每年新生入校,各社团大张旗鼓地招人时,别的协会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性科学协会却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每次该协会举行活动,参加的人是少之又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校开设的性教育选修课却大受欢迎,选课人数年年增加,以至于校方不得不限制选修人数。

    对于这一现象,华中师范大学性科学协会指导老师同时也是该校性教育课任课老师彭晓辉认为十分正常,他表示,性教育选修课刚开始也是无人问津,最近几年之所以人数猛增,除了学生观念改变之外,给学分以及实行电脑选课是主要原因。两个学分,还可学到知识,比参加协会强多了。加上近几年学校实行电脑选课,个人选了什么课程,其他人都不知道。看来,有关性的事情还是被人们归入隐私的范畴。

    观念 等待革命

    观念问题仍是我国推行性教育的最大障碍,人们对性教育依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禁锢思想,往往层次越高的人、道德水准高的儒雅人士,对性教育越是持否定态度。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不乏性的文化形态,只是这种原本质朴的性文化却扎根在被隐晦、曲解、愚昧、粗俗“毒素”毒化了的“土壤”里,于是千百年来,在国人心目中,“性”成了奢淫、下流的代名词,性教育也就成了见不得阳光的“脏东西”。

    中国性心理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大学性教育目前急需克服观念上的束缚,需要彻底改变那种“性教育说不得也摸不得”的旧观念,将性教育放到桌面上来,扎扎实实地进行性教育改革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有利于象牙塔里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女大学生因怀孕被开除 欲告学校侵犯隐私
· 校纪校规也要与时俱进—评怀孕被开除告学校
· “生殖健康专题讲座”广州大学开讲
· 郑州大学开性教育课 图片展吓跑五女生
· 开除能约束大学生的性冲动吗
· 女大学生性知识贫乏 误把子宫当"牛头"
· 性健康手册分送 大学生欣然受赠
· 大学生放任性行为后果严重
· 湖南大学生性观念调查:过半数同意婚前“性”
· 福建高校首开性教育课受欢迎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