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教育随想:高校扩建新校区不能盲目跟风
2003-10-13    何勇海

字体大小: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掀起一股建设新校区的风气,今天你征地2000亩开辟第二校区,明天他又买地3000亩扩大校园,后天又有高校报出征地若干亩的规划盘子;一些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新校区,教学、科研及文体活动设施的标准一个比一个高,你要建成一个活水公园式的生态园林,他又要搞一个智能化教学试验基地。

  这一风气的源动力何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尤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这种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扩招使很多本来被拒之于高校大门外的人圆了大学梦,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一些高校由于占地面积小,基础设施老化,校舍面积尤其是教学、实验用房和学生宿舍严重不足,只好将部分学生安排在校外住宿,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一些学校扩建校园、建设第二校区成为燃眉之急。而且,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谁拥有足够的办学空间,谁就可以吸纳足够的生源,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市场的今天,其规模效益才能凸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谁不主动拓展办学空间,谁就等于主动把“蛋糕”让给别人。由此可见,高校的扩建,是学校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无疑会对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也大力提倡发展教育产业,纷纷出台支持教育事业的新举措,其中往往包括,高校在新建扩建时,以行政划拨方式而不是以市场机制提供建设用地。

  尽管高校扩建有其合理性,也有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但是笔者担心,如果不科学地规划,可能带来新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以及其他问题。

  一则,在大学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有盲目跟风、贪大求高的现象。有的学校,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标准一味求高,动不动就提出要达到“某某第一”;有的学校本身规模并不大,却圈起了上千亩地,说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实际是利用国家对于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抱着先占再说的想法。如果将来人才市场的变化给预计的生源带来影响,新校区占的地用不了,学校开发能力不足,就有可能变成沉重包袱,导致投资浪费,银行贷款风险加大。

  二则,在新校区建设中也出现了重复建设的苗头。一些地方政府将高校集中起来建大学城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重复建设,园区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互相聘用,学生互修学分,图书馆、大型体育馆等设施共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资源共享难以实现。有的大学城里各高校新校区自成一体,“五脏俱全”。

  还有,有的高校在规划教学设施的同时,将建设教师别墅住宅也纳入规划之中,名义上修建教学设施,实际上很多土地用于开发教师住宅,这就有以扩建征地为名,进行住宅开发之嫌。

  另外,从土地资源来说,部分高校扩建校区,动辄几百、上千亩地征地建设新校区,将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

  对此,笔者另外一个忧虑是,这会不会造成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影响初等、中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有资料表明,现在,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已经高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教育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在一些地方,如果普通高校扩建的优惠政策和社会投资等让位于还比较困难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农村教育,一来可以优化教育结构,二来可改变职高相对落后的面貌,三来可以减小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间的差别。初等、中等教育正常发展了,高等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也许这才是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理性回归。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首都高校师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 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将有重大调整
· 江西省内高校分8批次录取
· 山西42所高校联手援助11个贫困县“普九”
· 美国车祸中七名遇难者全是高校副校长
· 上海高校试行职业资格证书
· 甘肃省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 广东高校参照就业率 淘汰冷门专业引争议
· 收费提高三倍 广东高校设“高价”专业
· 山西高校将建心理健康中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