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交换生在南投集集绿色隧道
图书馆苦读 记者 王 尧摄
校园小憩 记者 王 尧摄
尽管台湾教育部门对大陆学生来台仍强调“三限六不”,尽管相关法案仍在“立法院”饱受绿营杯葛,大陆学生的身影却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在台湾各大校园,他们的身份是——交换生。
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之前,学校和他们都很“低调”。现在他们也不想高调,却因为两岸关系的现况别无选择地成为了新闻主角。台湾媒体称他们是陆生来台的“先行者、试水者”,大陆媒体争相报道他们“非亲非客的尴尬……”
先行也好,试水也罢,在两岸教育交流全面正常化之前,大陆交换生注定要承载这份关注。
台湾同学——
热情有礼 怪问题多大学教育——特色鲜明 可资借鉴
热情有礼 怪问题多
夕阳西下,淡江大学淡水校区景观最美的时刻。8位来自大陆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学生出现在记者面前。他们中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分别就读于淡江大学的相关系所,时间是一学期,所修学分可以带回各自的学校。8位年轻人从外表看与校园中的台湾学生并无二致,男生均一身休闲打扮、青春勃发,女生长发飘飘、靓丽逼人,唯一的差别是口音。
同学们对台湾的第一印象是亲切:下了飞机,觉得和大陆的福建很像,没有陌生感。对台湾同学的共同印象是:热情有礼,乐于助人。来自复旦大学的贾甲说:“我们刚来,台湾同学就主动借出自己的证件给我们办手机卡,平时说话办事很亲切很有礼貌,会主动为后面的人开门,见面主动点头打招呼。”
当然,一些对大陆知之甚少的台湾同学的“奇怪”问题,也曾让这群80后的年轻人哭笑不得。来自吉林大学的汪润是海南人,有人问:“海南?是南海吗?”贾甲用的是诺基亚手机,有人惊奇:“大陆也有诺基亚手机啊。”淡江大学可远眺淡水河美景,校区的图书馆和部分教学楼都有观光电梯,以便观景。有人热情推介:“你们见过这样的电梯吗?”来自吉林大学的李默家住内蒙古,被台湾同学问:“你们都住蒙古包吗?”不过,李默认为这问题情有可原:“在大陆南方我们也常被这样问。”
据台湾有关部门介绍,目前大陆交换生主要通过两岸高校的校际交流项目来台,分散于全台各地的高校,并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不同校的交换生原来并不认识,但在很多观光景点经常遇到。“有在台大的、有在政大(台湾政治大学)的,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大陆来的,认识后大家都成了好朋友,常联络交换信息。”吉林大学的孙大鹏说。
在高度政治化的台湾,难免遇到许多敏感问题。对此,同学们说,出发前老师都交待过注意事项,而且在淡江大学“还好”。交换到台大的同学就比较压抑,听说台大很“绿”,处处把大陆交换生划归“国际学生”。淡江大学就很注意这些问题。譬如,本来国际学生宿舍条件较好,但为避免引起争议,特意腾出了教职工宿舍给女生住,男生们则安排与台湾学生同住。
与台湾同学朝夕相处,不谈政治是共同的默契。复旦大学行政管理系的张韬说:“平时在食堂,看到电视里的政论节目,大陆同学会比较注意听,台湾同学就很漠然,见怪不怪的样子,但大家都不会去讨论。”一群人中,唯有吉林大学的汪润遇到过对大陆有敌意的同学,他说:“这也没什么,各自走开以后不来往就是了。这也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