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自考助学,只有44家合格
事实上,从2008年年底开始,上海教育部门就在整顿自考助学中种种的不规范现象。
记者从本市教育主管部门获悉,高等教育成人自考的文凭由国家教育部统一下发,其分量不言而喻。2007年前,全国不少高校都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纷纷开设“自考助学”点,在帮助考生的同时,也慢慢滋生浑水摸鱼的现象。为此,2007年,教育部一纸禁令,所有高校都停止自考助学教学或者办学。
高等学校不能办自考助学,那么这一商机自然落到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上。不到一年,上海自考助学点就已达到百余家。
这个商机同样带来浑水摸鱼现象。所以,自2008年10月,市教委下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会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主考高校,对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评估,并于今年5月公布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等首批44家本市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评估合格单位。
“也就是说,没有列入这个名单的学校,不管是待整改的,还是不合格的,教育局都不允许它们进行自考助学教学。”相关教育局人士透露。
此后,早报记者留意到,上海经贸学院并不在这44家单位名单内,目前还不具有自考助学教学资质。
相关新闻
专家支招如何避免再上当
首先,看学校有没有办学资质。也就是有没有办学许可证。特别要看清楚许可证上的“教学范围”,防止“食品店卖手机”。
其次,看学校注册地和办学点是否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像“上海经贸学院”,注册在虹口,办学在松江。一般情况下需要出示一个备案登记表,双方教育局盖章证明。
最后,自考助学点的资质由注册地教育局下发“本市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评估合格”的红头文件,报名的时候考生可以向学校索要。
此外,在报名交费前考生可登录“上海教育”网站点击“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查询平台核实学校的办学资质和办学许可证,并在交费时向学校索取正规的学费收据(发票),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校为什么突然关闭?
校方解释是今年该院招生人数过多引起其他学校嫉妒。也有人认为,在学生宿舍租赁碰壁的背后,可能是经贸学院今年的招生过多而触动了行业的“潜规则”。
为何说这所学校“擅自违规办学”?学校之前不是看了学生公寓吗?教委网站上也能查到学校的办学资质,难道这都是假的?部分家长的疑问并未消除。
校方的说法是,这一切都是因为“嫉妒”,“背后是其他学校的阴谋”。昨天,早报记者以学生身份致电该校此前的招生办副主任高老师。高老师的手机由一名青年男子接听,该男子自称是高老师的朋友,所有关于招生的问题也可以询问他。
据该男子称,高老师此前对“上海经贸学院”的宣传完全“属实”,只是现在住宿问题解决不了,学校只有关闭。根据高老师的说法,造成现状的原因不在于办学资质,根本问题是今年该院招生人数过多引起其他学校嫉妒,进而从中作梗,导致原本谈妥的住宿问题告吹,最终无法开学。
该男子说,今年“上海经贸学院”招生比以往好很多,8月24日、25日两天以及原定于9月1日还有的三次新生报到,总计差不多有1000名学生。对于目前学生就读问题,该男子言之凿凿地表示,自考院校很好入学,不存在入学困难问题,并向早报记者推荐了4所院校。
表面看来,学校最直接的关闭原因,就是松江大学城不愿意给学校提供住宿场所,导致学生无法安置。除了高姓老师之外,还有很多人也相信,在学生宿舍租赁碰壁的背后,可能是经贸学院今年招生过多而触动了行业的“潜规则”。
“上海经贸学院”原计划在松江大学城五期B区内,即在7号和22号学生宿舍楼,安排本校学生居住,这样的一栋宿舍楼约可容纳600名学生。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宿舍管理员称,该宿舍区原本设计为教师公寓,现在则转为学生公寓。
在事发前,“上海经贸学院”的教学点拟定在位于松江大学城文汇路716号的樱花广场二楼。昨日下午5点,物业公司的吴经理与一名学院的保安关闭了学院的大门,但吴经理对租赁关系表示“并不知情”。而松江大学城一期学生公寓的保安则拒绝了早报记者进入物业公司的要求。
按照管理员的说法,在事发前两天,经贸学院的工作人员还在该生活区相关宿舍楼活动。而在事发当晚,经贸学院的“法人代表”罗女士也曾向早报记者说了同样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