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生创意无限 创新成果如何向市场转化
2009-09-23  中国教育报  柯进

字体大小:

大学生创新成果为何藏“深闺”

  有关人士建议创立大学生创新科技成果博览会

  ■记者 柯进

  不用汽油,汽车能行驶吗?上海交大大学生蓝海能源团队用他们的成果给出肯定的答案。他们的一项创新科技成果,只需给汽车“喝碗海藻汤”,就能让藻类“吃掉”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制造出清洁可靠的生物柴油。像这样的成果,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比比皆是。这次比赛共有全国25个省份159所高校的1620件成果参加。

  灵感来自生活,新技术创意无限

  与企业的许多科技创新不同,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灵感大多数来自于生活,甚至许多新技术的创意,恰恰来自人们日常忽视或习以为常的细节。

  每天白天学生们上课时,因室外光线过强,不少学生会拉上窗帘,打开教室的日光灯,而早晚时分,教室人少,但教室里的灯却依然亮着,造成电源浪费。对于这样的生活细节,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的匡思维等5名学生发明了一套类似百叶窗的教室“节能智控系统”。这项小小发明能产生不小的节能效益。若以每个教室有24根灯管、每根灯管40瓦估算,一个教室每天至少可节省7.2度电,一年若有270天耗电,就能省电费约5万元。

  还有一些成果是学生将社会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与所学专业知识对接的结果。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学生根据山区、边远牧区等不适合建造大型风力发电厂的实际,开发出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这种小型发电机不但可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还可安装在城市高层楼顶,以供应城市楼宇、街道的景观照明用电。

  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兴趣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戴则健说,从学生递交的众多科技成果来看,大赛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参赛队员吴步龙回忆说,在开发“高效节能低热阻LED光源”过程中,他们团队的7个人虽然都放弃了暑假,但是大家感觉很有趣,收获也很大。比如,为了制作光学器件,在学校的精工实习中心内,他们数十次测试验证数据,并从工厂老机床工人那里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有一次,为了测算一组数据,团队连续在实验室工作了两个通宵。“这个过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确实太难了,但也是我们把死的知识变成能力的过程。”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成了学生们的另一大收获。浙江大学此次参赛的一个项目是,处理电厂烟尘中多种污染物的新装置。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团队的5名学生虽然来自能源、经济和机械3个不同专业,但为了更好地协作完成技术攻关,他们分别去跨学科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孟杨是学经济学的,对于能源专业几乎一无所知,这直接导致了最初几次数据测算中出现较大误差。于是,她去能源专业旁听相关专业课。

  如何让学生的创新成果尽快转化

  在159所高校递交参赛的1620件学生成果中,几乎没有雷同,各有各的创新之处。如果全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能新生1620家企业。但是,在学生们展出的众多科技新成果背后,记者发现,大赛现场除了几家赞助公司外,几乎没有其他企业参与。是学生的科技成果远离现实需要,还是另有原因呢?

  中国博奇是此次大赛的赞助商,也是专门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的大型集团公司。该公司总裁室经理谭中江说,他们公司已经连续两届赞助这项赛事了,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既是为环保行业培养技术人才,也是为这个行业积累先进技术。从两届学生的成果来看,虽然许多成果还需要继续改进,但非常具有市场推广价值,遗憾的是,学生们的很多创意产品仍然是“藏在深闺无人知”。

  “如果通过建立一个专业性的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企业、学生、社会都能从中获益。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专门推广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应该说,这是一种技术的极大浪费。”谭中江说,将来如果能建立一个类似于大学生科技成果博览会的平台,将企业和学生连接起来,不仅可将众多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大推动国内环保事业的发展,而且还能极大地释放大学生的创新激情。

  推荐专题:庆祝建国60周年 中国教育及科研发展回顾展

 

国庆专题—建国60周年中国教育及高校科研回顾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的通知
· 西安交大:只要你想,就有平台支持你做
· 这四所高校的创新成果亮相乌镇峰会,6G研发到哪一步了?
· 大学生创新成果如何摸到市场的“门”
· 北师大创新成果纪实: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 | 南开大学创制对抗脑胶质瘤的“新武器”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重大创新成果综述
· 科技部部长: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 曲阜师范大学:"跨界+协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