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遭遇尴尬
2009年4月,辽宁省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然而,政府精心挑选的8000个见习岗位,如今却遭遇空置率逾七成的尴尬。
是毕业生“不领情”?还是企业要求过高?
记者发现,一方面,毕业生对岗位期望值过高,观望情绪浓厚。另一方面,未就业大学生技能缺乏,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就业供需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
2009年4月以来,辽宁省为2008、2009届未就业的辽宁籍大学毕业生,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为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寻找就业途径。
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面对提供的8000个见习岗位,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只有2668人,仅占见习岗位总数的30%左右,空置率逾七成。
相关链接:教育部:促进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八项举措 相关链接:09年全国示范性高职一次就业率超96% 成效显著 相关链接:就业经历调查:63%人认为大学生实习影响就业
政府精心挑选的见习岗位,为何遭遇大学生冷落?
政府:精选8000个见习岗位
2009年4月,辽宁全省应届毕业生至少还有30%尚未就业。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辽宁发动全省企业,及时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见习期为3—6个月,企业每个月至少为见习大学生发放当地最低工资的补贴。同时,每聘用一个见习大学生,省市财政将补贴企业当地最低工资70%的资金,鼓励企业多提供见习岗位。
“对这个见习计划,企业热情高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厅长助理王成鑫介绍,“现在面向社会的有300多家、8000个岗位,实际上报名的企业超过1000家,提供的岗位近3万个。我们进行了大量筛选,优先选择了有明确的用工计划、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环境比较安全、用工规范、社会形象较好的企业。像单纯的体力活、服务性的工作岗位,我们一个都没要。”
的确,很多用人企业对这个计划很欢迎。辽宁劳动技校人事处处长李町茵介绍,学校聘用了38个见习大学生。“这个计划令企业用人成本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更主要的是,由于见习期较长,我们可以更从容、更准确地观察学生是否适合岗位,选择的视野也更开阔,有利于我们选到更优秀的人才。像以往见面会,看好了、谈妥了,就得签订协议。有时候选的人并不一定合适。这些学生里面,我们应该会留下7—8名。”
据悉,在企业见习岗位见习期满的大学生,约有30%被正式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