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北师大送别恢复高考首位作文出题人郭预衡
2010-08-11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90岁的中国著名文学史家郭预衡先生6天前驾鹤西去。今天,他生前工作过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八宝山殡仪馆兰花厅为这位一生低调为人、踏实做事、有兰之高洁品性的老人送行。

  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位以一人之力、19年之功完成160万字《中国散文史》三大卷,被学界称为“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的耕耘者,但提起1977年“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第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很多人恐怕终生难忘。这个出题人正是郭预衡。

  “郭先生走了,给我上过课的老师就没有了。”81岁的邓魁英泣不成声。和郭预衡仅差9岁的邓魁英是郭预衡的学生中和他相伴时间最长的。她至今还记得1949年进入辅仁大学时,30岁的郭预衡刚被评上讲师,有同学给郭递条子提问称呼“郭教授”,郭赶忙说:“我不是教授,我刚当上讲师。”

  翻开其著作《中国散文史》,内封的作者介绍“头衔”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个,与时下流行的职务职称加荣誉奖项一长串相比,这样的“简介”过于简单,却是郭预衡的风格。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的郭预衡直到离世也不是博士生导师,为广大知识分子视为莫大荣誉的“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一次评选时也没有他,甚至他的离休也是旁人看不过去帮着“跑”来的。在邓魁英、韩兆琦等北师大老一辈学者看来,他把这些看得“很淡很淡”,即使受到委屈也是沉默以对。

  腼腆低调、不苟言笑是郭预衡给所有人的印象,但他在细节处对他人的体贴却为所有学生牢记。当年他的学生如今都已两鬓斑白。韩兆琦还记得当年研究生答辩时,跟随启功先生、郭预衡先生亲自把邀请函送到校外教师家中的情形。张俊还记得和郭先生一起编《古代散文选》时,先生坚持他拿多少稿酬就给学生多少稿酬;雨天到张俊家里亲自带着拖鞋来,“怕把别人家的地板弄脏了”。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锡尧看来,用“独步国内”来形容三大卷《中国散文史》的学术地位一点不为过。“先生的学术地位完全靠个人论文和著作得到的,不靠公关,不靠炒作,不靠众人抬轿。”但四川师范大学的万光治教授说,很少有人知道,这部被钟敬文誉之为“散文有史,创建首推君”的大书,是郭预衡离休后上照顾父母、下接孙女上学的间隙写成的。70多岁的郭预衡甚至还骑着自行车上街买菜。“他总认为该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包括孝敬父母、带孙女、操持家务。”

  郭预衡治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将“旧学”与“新学”融会贯通,每涉及古代作家作品,必尽量全面翻检第一手资料,做到论必有据。由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古代散文选》至今仍是许多高校的古代文学史教材。公安大学的陈宏彝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幸福的就是跟随真正的学者学习过,我们能否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学生能否如此幸运,还需要考验。”

  目光如炬、耿介不屈、谦虚谨慎的郭预衡走了。北师大教授童庆炳说:“世上已没有了郭预衡,但郭预衡的光和热仍在,我们要以郭先生为楷模,沿着泥泞的小路走向人生境界的高处,走向学问殿堂的深处。”

记者 马海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别样的升旗仪式!北师大实验中学举行 “网络升旗”
·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互联网发展研究院
· 北师大回应珠海分校升格:共享优质资源,老师不下岗不降薪
· 北师大党委书记、校长一行赴雄安商谈新区建设事宜!
· 北师大发布科幻创意年度报告:透过科幻看未来
· 北师大就拖欠港澳台生奖学金致歉:一周内发放完毕
· 北师大迎新创数字化新方式
· 北师大新生体验VR虚拟校园
· 北京师范大学:迎新VR参观校史馆
· 北师大回应校园性骚扰:对某教师骚扰学生启动调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