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新生宝典被批功利:看似经验之谈其实一叶障目
2010-09-02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永远不要把大学看成教育机构,记住,它是彻头彻尾的盈利机构。”

  “永远不要参加任何社团招新,除非它让你做社长。任何社团存在的理由,都是增加社团负责人的竞争资本。”

  “要在第一时间调查清楚班上的‘帅哥’和‘MM’,以便先下手为强。局长部长等实权人物的子女或大款子女都是大家捕猎的目标。”

  “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否则就会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

  进入9月,又一批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形形色色的“新生宝典”也开始在网上流传。俗话说“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而这类“宝典”正是针对新生们的彷徨应运而生。

  “太实用了!多谢师兄师姐指点!”新浪网友“柚子”说。“现在的‘宝典’太简单了。偶决定,毕业时也写个,供学弟学妹们敬仰!”新浪网友“天使宝贝”说。

  新浪网友“碧晓寒”则担心:这些所谓人生感悟和经验教训,给没有经验的新生,会不会误人子弟?

  “这些‘宝典’,其实都是些‘潜规则’和‘功利主义’的东西,看似经验之谈,其实一叶障目。这不是真实的大学。”“碧晓寒”说。

  “有没有一部‘新生宝典’,能给我们讲讲大学到底该怎么上?为什么没人教新生如何在世俗化的今天找寻失去的大学精神?为什么没人告诉新生高等教育究竟‘高等’在哪里?”搜狐网友“cathye1228”抛出的问题,引起不少网友共鸣。但这个问题在形形色色的“宝典”中难觅答案。

  “大学宝典”为何如此功利化?一名百度网友一语道破:愿意写这些“宝典”的人,本身就是“潜规则”的适应者甚至得益者。那些静下心来做事做人追求真知学问的,不会写这些东西。

  有人建议,由高校组织新生集体上一堂课,告诉他们大学应该怎么上。但如何开课、由谁来教、能否有效果都是问题。

  事实上,已有高校为此做出努力。南开大学早在2006年,就尝试通过录取通知书向全国新生布置假期作业,倡议不要虚度这个“没有作业的暑假”,要提前了解学校和专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好人生规划,树立南开意识、感恩意识和职业意识等。

  “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的16分钟演讲打动了无数学子。该演讲稿被学生发到网上后,受到众多网友追捧。

  “如果这番话,能在四年前刚进校时听到,也许我的大学四年就会完全不一样。”“华中科技大学”贴吧里,一名网友不无遗憾地说。

  底下有人跟帖,“其实很多迎新典礼上的演讲也很精彩,但不亲身经历过,就永远难以真正理解那些凝聚着人生经验和痛苦的话语。”

  “人就是这样,就算有人告诉你怎么做就能不摔跤,也总要摔上几个跟头,才会真正懂得路该怎么走。大学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真正的宝典,只有靠亲身实践用心体会,不要被表面绚烂的‘宝典’迷了双眼。”一名百度网友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生宝典 BBS 校园操盘手:信息化"催熟"大学新生
· 属于“90后”的大学生时代:爱“同去”也爱创造
·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 入学应做好哪些准备?
· 大学新生入学必备的八种物品
· 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 大学新生入学“三大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 大学新生入学潮 "古文奇才"未进校门先写校史
· 2009年大学新生入学指南——适应篇
· 又是一年开学季 大学新生入学需提防这些安全风险
· 大学新生遭校方霸王条款:不办电话卡没法吃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