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满腔的激情遇上残酷的市场,当自我满意的产品面临科技壁垒,资金、人脉、经验……一个个课堂上没有教过的实际困难扑面而来。
创业的“水”有多深?初涉创业的大学生怎样坚持?大学生创业优势何在?希望就在前方,我该怎么走过去?
除了激情,隐性资本不可少
没有客户,房租、水电费、日常花销又步步紧逼,公司入不敷出。除了激情和理论,创业还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社会关系、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本。
刚过完年,王文基就忙着录制自己作为培训讲师的演讲视频。去年6月,他带着自己一年多基本没有业务的创业公司搬进了山东大学创业实践中心,这里可以免费给他提供办公场地。
王文基自称上学时就是个不太安分的小伙子。2001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他做过高校教师,读了MBA,又先后担任过一些企业的大区经理、企划总监等多个职务,但一直没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2008年,王文基决定自己成立公司。他在济南市高新区创业孵化中心注册成立了一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单枪匹马跑起了业务。
但王文基发现,企业管理和业务开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公司刚成立时,他很幸运地拿下了第一笔较大的培训业务,为一家企业培训基层员工。但此后一年多,虽然他四处奔波拉业务,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他跑过的很多大企业,虽然有培训员工的需求,但一看他的工作经历和公司状况,认为他既缺乏真正的市场实战经验,又没有强大的支撑团队,婉拒了,有的甚至理都不理。而小企业要么不重视员工培训,要么有心无力,没有资金。他跑了几十个,每次都是强打精神去,带着失望回。一年多的时间对他来说简直度日如年。一方面基本上没有找到客户,另一方面房租、水电费、日常花销步步紧逼,靠第一笔业务赚到的一点小钱已经难以支撑下去。公司开始入不敷出,个人生活费都没有了着落,他只好借钱维持生计。在此期间,王文基开始彷徨,质疑创业的冲动,后悔当初放弃了在泰安一家高校工作了4年的教师职位,创业的激情一天天消沉。万般无奈之下,王文基悄悄考过公务员、省属事业单位,还到另一家公司应聘业务员,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直到去年5月,王文基的母校——山东大学的创业实践中心同意免费提供办公室,王文基才感到绝处逢生。签了相关协议,他带着眼看连房租都交不上的公司搬进中心,免去了每个月为房租发愁的苦恼。
在山东大学创业实践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王文基收缩了业务范围,主要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和企业基层员工开展室内体验式培训。低年级学生的培训业务,主要来自山东大学等高校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训项目。王文基说,近几个月来,公司开始有业务,减少亏损,再加上免去了办公房租,逐渐收支平衡,但要实现盈利,还需要不少时间。
回顾这一到目前仍然非常艰难的创业经历,已不再张扬的王文基苦笑着把原因归结为“个人实际工作能力不足”,他说:“大学生不要轻言创业,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并没有真正作好创业准备,对创业本身一知半解,空有一腔激情,这非常危险。”王文基说,他自己原以为学了MBA,还在市场营销系当过几年教师,就可以在市场上闯荡了。但事实上,创业不仅需要激情和理论,还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社会关系、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本。
王文基一头扎入市场,一方面,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业务不多,但需要缴纳的税费一点也没少,原来的创业孵化中心也没有给他实质的支持和优惠。此外,他也申请了一些创业基金,但填了表格之后没有下文,最终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