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来自哈佛、耶鲁、牛津、斯坦福等国外名校的网络课程风靡。在网上,哈佛教授“公平正义”课、耶鲁教授“哲学—死亡”课的视频点击率极高。复旦大学日前也面向公众推出网络公开课。从4月开始,复旦的部分课程和讲座内容将陆续在网上开放,首次讲座也引来众多网民“听讲”。
连同此次复旦推出网络公开课的消息,很多人觉得欢欣鼓舞:知识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看来已穿透了大学的“围墙”,今后大学能“搬回家”了。当然,也有人担忧:传统大学教育会不会失去魅力?
就复旦大学的尝试而言,公开课程、共享资源,无疑是自信和开放心态的体现。传播知识是大学的使命,课程公开令大学教育更加开放,让传播知识更加迅速便捷,使终身学习理念成为可能,这对公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看到,传统大学教育依然有着无法替代的魅力。目前,青睐网络课的大致有三类人:渴望“充电”的人,有名校情结的人,把网络学习当作一种社交的人。他们的网络学习普遍存在“碎片化”和浅尝辄止的倾向,而且由于缺乏学习氛围,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积淀的气质和精神、思想的激荡和碰撞、人际的交流和沟通,这些在网络学习中都无法获得。传统教学中的教室并非可有可无,那是脑力激荡、智慧碰撞的场所,是网络课堂无法提供的。
网络公开课在中国是新生事物,能否达到拆除大学“围墙”的效果有待时日检验,对大学教育带来何种影响亦不能急于定论,但对高校教学和课程建设带来的冲击却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公开课是试金石,也是演兵场。当国内高校的课程与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同“网”竞争,当中国的教授与全球知名学者同“网”亮相时,比较不可避免,反馈异常迅捷。当比较和反馈汇成民意,让越来越多公众作出同一选择,自然会有的课程获得了口碑,有的失去了品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将来伴随着更多国内高校推出网络公开课,公众的评判能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高校下决心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
按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网络公开课公开的不仅仅是一段教学视频,还要求提供本课时的阅读、实验指导材料,讲义的文档和教学实况材料,从文字稿中可以读到学生在课堂的提问,以及老师的应答,从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独立求解的。这样的课程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提出了高要求,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还要学会做一个提问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讨论、思考的乐趣。
网络公开课对于高校课程建设来说也是契机,因为互动性强、参与者众,课程承担者和教授者都能通过公众的补充和反馈,不断完善课程。(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