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毕业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一位宿管阿姨成了网络明星。在毕业典礼上,这位普通阿姨不足千字的讲话,被学生的掌声打断了11次,全体师生为之动容。
事实上,近年来别具一格的毕业典礼总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去年在毕业典礼上串讲网络热词,时至今日仍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023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0.6%的人认为毕业典礼有重要意义。调查中,80.6%的人参加过自己或他人的毕业典礼。
52.8%的人认为当前毕业典礼形式化
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是北京某高校学生刘诗雅参加的第二场。“毕业典礼给我的印象,是各种领导、老师、学生代表漫长而空洞的讲话。更夸张的是,我们学院今年的毕业典礼,竟然先花了一个小时介绍奖学金赞助企业的概况。真让人无奈。”
刘诗雅说,对于这种毕业典礼,同学们的兴趣都不高。现在有些毕业典礼与学校平时的官方活动如出一辙——通常是学生们早早到场,不耐烦地等待领导到场就坐,然后就是程序化的走过场。
推荐阅读: 多所高校本周上演"毕业大戏"名校掌门人谈未来
>>>点击:更多高教资讯
推荐阅读: 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 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 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 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那些领导和优秀毕业生代表的讲话内容和我们很远,真还不如班级散伙饭、拍学位服照片有意义。”刘诗雅说,最近网上盛传的许多新颖别致的毕业典礼令人羡慕不已,如果能参加那样的典礼,肯定会很有意思。
调查发现,对自己参加过的毕业典礼,52.8%的人表示“形式化,没什么印象”,36.5%的人认为“一般”,仅4.8%的人认为“很有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周濂,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公众之所以对当前的毕业典礼评价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从头到尾只是被动的参与者,领导们行政排场式的“官样文章”,肯定不能使学生们提起兴趣。
“传统程序化的毕业典礼冗长而无聊,而现在层出不穷的新颖的毕业典礼,又有讨好迎合学生之嫌,都不算理想的毕业典礼。”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当下校园文化思想的贫乏。喧闹的典礼只会让学生当时笑一笑,不会留下久远的印象。而真正好的毕业典礼应该能发掘学生的精神生产力,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保持青春活力,并对他们毕业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