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闷热的天气不能阻挡游客的热情。短短的半个小时,北京大学东门分别迎来了“寻找最棒的你”等三批夏令营游客和“北京金台国际旅行社”、“中青旅”等三批旅行团游客。大巴车停在东门北侧,数量还在越积越多。而散客的队伍早就排起五六百米的长龙,记者置身其中,亲身体验了一把“朝圣之旅”何其艰辛。
暑期来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校园游炙手可热。7月16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门前早上8点多就排起了长龙。上午10时,清华大学西门游客排了近百米长。由于进门时需要登记身份证件,虽然有保安人员进行疏导,但队伍前进的速度仍然较慢,天气闷热,排队的游客挥汗如雨。光明网记者郭俊锋摄
游客过多,校园很“疲惫”
作为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是众人心中最具人文特色的景区。暑假期间,每日慕名而来的游人如织,给学校的管理平添了不少困难。于是,两所大学采取“限”字诀应对——每日参观北京大学的游客限制在5000人;清华大学则规定,在7月16日至8月14日的暑期游览高峰期,校园参观时间限定在8:30—16:30。
“限游”规定出台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评论指出,大学应尽量开放,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少人则认为,“限游”是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完全开放,至少在现阶段不太现实。”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排队进入北京大学。闷热漫长的等待中,不少“黄牛党”前来招揽生意。有的游客跟随事先注册的“黑车”进入校园,价钱在100元到200元不等。“真不公平。”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小声嘀咕。
进入校园后,记者跟随一个来自湖南的旅行团一起参观。在未名湖、水塔、花神庙、图书馆等著名景点,游人摩肩接踵,拍照留念。宿舍区、生活区相对比较安静,在食堂,一些散客排队买饭,到旁边的走廊边聊边吃。
在“桑拿天”的蒸烤下,北京大学显得很“疲惫”。一批游客走后,未名湖边丢弃了不少蛋糕皮、饼干袋、冰棍纸,一名戴红袖章的环卫工人轻轻叹气:“天天加班也扫不完。”不觉间,未名湖边的花神庙又刻上不少新的“到此一游”。
清华大学情况同样如此,保卫处工作人员称,尽管增加了100位学生志愿者维护校园秩序,压力依然不减。